第124章 【学学郭子仪的奏疏吧】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天翼小说网 www.ty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朕的这份飞禽传书,同样来自安阳县域。”
“并且内容同样是你所奏的惨桉,只不过它的内容更加详实细致。”
“最重要的是,这是郭子仪亲自发给朕的急报。”
“在这份飞禽传书之上,郭子仪的说法和你大同小异。同样是安阳县出现了巨匪,同样是安阳县衙的官员被杀,只不过嘛, 行凶的歹徒不一样。”
“比如在爱卿你的奏疏之中,你把郭子仪说成了杀官造反的恶徒,并且言之凿凿,显得义愤填膺。”
“但是朕仔细回味你刚才的奏疏,却发现你通篇都是在猜测和推断。套用朕刚刚学过的一个说法,爱卿你这分明是疑罪从有的套路。”
“哈哈哈哈, 疑罪从有, 诸位爱卿听到这个说法之后,是不是都感觉到十分新奇?”
“朕也感觉很新奇,可是新奇之后忽然心里一阵阵的恐慌。”
皇帝说到这里的时候,突然竟从龙椅上慢慢站起,然后目光扫视朝堂,看向在场的每一个官员。
“疑罪从有,认为有罪就会按照有罪的方式推断,那么得到的结果可想而知,必然是把怀疑的罪名给坐实。”
“偏偏咱们大唐的朝律包容,很少会有官员因言获罪,所以什么话都敢说,什么厥词都敢放,有时候某个官员参奏别人之时,最基本的手段就是这种疑罪从有。”
“臣认为某某有罪,臣猜测这事是他干的……”
“诸位爱卿回忆回忆,汝等在参奏之时是不是经常这么说?而朕这位大唐的皇帝,在做出最终裁决的时候, 恰恰也因为听信了汝等的说辞,故而对汝等参奏之事做出了决断。”
“这让朕很恐慌啊!”
“朕竟然听信了几十年的谗言。”
“那些因谗言而获罪,那些因为疑罪从有而受罚的人,他们,冤不冤?”
自从开元二十八年以后,皇帝很少这么长篇大论过。
这一刻满朝文武心中凛然,彷佛又回到了唐玄宗年轻的时代。那时候的唐玄宗杀伐果断,做事有一股雷厉风行的狠劲,而那时候的朝廷官员,绝不敢像近几年这般的散漫。
然而就在众臣心中凛然之时,皇帝竟然慢悠悠的坐回了龙椅,似乎精气神不济,十分困倦的打个哈欠。
“朕真是老了啊,说一点话就感觉疲倦。”
皇帝打着哈欠,眼神似乎变的浑浊,但却不忘刚才的正事,招呼高力士把一份奏疏拿出来。
“今日上朝的官员很多,朕就不让大家挨个传阅了,否则耽搁时间太久,让朕没法早点回宫休息。”
“让高力士念给大家听吧, 诸位爱卿听一听郭子仪的这份奏疏。等会听完之后, 朕还有几个问题,到时候可能会问大家,让你们说说自己的看法。”
“尤其是你,孙爱卿,你参奏郭子仪之时,用的方法是疑罪从有。那么现在你听听郭子仪的飞禽传书,看看人家是怎么向帝王奏疏事情的。”
“不过你不用学,因为你以后可能没机会了。”
下面群臣心中一动,隐约听出皇帝的暗指。
什么叫‘以后没机会用了?’
对于官员而言最起码意味着罢疏。
如果更严重一点,甚至丢官了还得赔命。
那个奏疏的大臣脸色渐渐苍白,身体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他几乎是下意识脱口而出,又急又慌的道:“陛下,微臣没罪啊。咱们大唐的朝律规定,并无因言获罪一条。”
皇帝再次打个哈欠,似乎精力越发的不济,但是说的话却很森冷,透着一股子帝王的杀伐味道:“那是以前,不是现在。”
短短八个字,在场所有大臣心中又是一凛。
……
这时高力士展开那份飞禽传书,大声在朝堂上诵读起来:
“皇帝陛下,臣是郭子仪,十七日之前,启程离开长安。牛车赶路,漫漫而行,每日行走八十余里,途径州府十四个……”
“于今日夜间,到达安阳县境内,此地距离长安1200里,距离臣的辖地同样是1200里,说来真是巧合,竟然一半一半。”
“由于夜晚到来,商队需要投宿,所以向一个名为牛家村的村子发出请求,希望对方可以让我们借宿一晚。”
“初时,此村婉拒,言语虽然恳请,但是神态略显悲伤,臣的属下们经过旁敲侧击,渐渐知晓了此村悲伤的内幕。”
“原来有贼。”
“且是巨寇。”
“当夜,臣以骑兵一千埋伏树林,静待不久,贼寇来袭,人数竟然有五千之巨,并且拥有骑马悍匪五百余。”
“很吓人啊。”
“距离长安仅仅1200里的地方,竟然出现了贼数如此庞大的匪患。臣一边心中愤怒,一边率领麾下鏖战,经过一夜苦战之后,勉强才将匪患打退……”
“次日清晨,臣继续启程,由于昨夜匪寇来袭,导致牛家村百姓人心惶惶,竟然苦苦哀求微臣,让臣带着他们迁徙。”
“迁徙是大事,必须当地官衙配合才行。所以微臣连忙前往县衙,准备让当地官员交洽通融,哪知进入县城之后才惊惧发现,县衙官员竟然全都被杀了。”
“原来昨夜并不止一伙贼寇,原来昨夜同时有两伙贼寇。其中一伙冲击村镇,屠村灭户抢夺钱粮,另一伙则是袭击县城,杀死了当地的所有官员。”
“冲击村镇的匪患被臣平定,但是袭击县城的匪患已经跑了,臣原本想要在此地镇守一阵,揪出这帮匪患进行平定,但是臣的妻子已经怀胎八个月,时间方面实在耽搁不起,无奈之下,臣只能启程继续赶路。”
“但是臣的心里忧心忡忡,认为着此地的匪情不可忽视,所以连夜撰写飞禽传书,报于陛下早早知晓。并请陛下及时决断,派出兵马前来镇守……”
“臣专门推荐一人,认为可以担当此职,乃是千牛卫的偏将白孝德,让他领兵过来坐镇吧。”
“兵马不用给太多,五千兵力就行了,到时候面对匪患之时,应该可以勉强战胜。”
“以上,山东南路五府镇守,琅琊大将军,郭子仪,亲笔密奏。”
这一份奏疏念完之后,满朝文武鸦雀无声。
好厉害的奏疏啊。
一份奏疏达到了好几个目的。
“朕的这份飞禽传书,同样来自安阳县域。”
“并且内容同样是你所奏的惨桉,只不过它的内容更加详实细致。”
“最重要的是,这是郭子仪亲自发给朕的急报。”
“在这份飞禽传书之上,郭子仪的说法和你大同小异。同样是安阳县出现了巨匪,同样是安阳县衙的官员被杀,只不过嘛, 行凶的歹徒不一样。”
“比如在爱卿你的奏疏之中,你把郭子仪说成了杀官造反的恶徒,并且言之凿凿,显得义愤填膺。”
“但是朕仔细回味你刚才的奏疏,却发现你通篇都是在猜测和推断。套用朕刚刚学过的一个说法,爱卿你这分明是疑罪从有的套路。”
“哈哈哈哈, 疑罪从有, 诸位爱卿听到这个说法之后,是不是都感觉到十分新奇?”
“朕也感觉很新奇,可是新奇之后忽然心里一阵阵的恐慌。”
皇帝说到这里的时候,突然竟从龙椅上慢慢站起,然后目光扫视朝堂,看向在场的每一个官员。
“疑罪从有,认为有罪就会按照有罪的方式推断,那么得到的结果可想而知,必然是把怀疑的罪名给坐实。”
“偏偏咱们大唐的朝律包容,很少会有官员因言获罪,所以什么话都敢说,什么厥词都敢放,有时候某个官员参奏别人之时,最基本的手段就是这种疑罪从有。”
“臣认为某某有罪,臣猜测这事是他干的……”
“诸位爱卿回忆回忆,汝等在参奏之时是不是经常这么说?而朕这位大唐的皇帝,在做出最终裁决的时候, 恰恰也因为听信了汝等的说辞,故而对汝等参奏之事做出了决断。”
“这让朕很恐慌啊!”
“朕竟然听信了几十年的谗言。”
“那些因谗言而获罪,那些因为疑罪从有而受罚的人,他们,冤不冤?”
自从开元二十八年以后,皇帝很少这么长篇大论过。
这一刻满朝文武心中凛然,彷佛又回到了唐玄宗年轻的时代。那时候的唐玄宗杀伐果断,做事有一股雷厉风行的狠劲,而那时候的朝廷官员,绝不敢像近几年这般的散漫。
然而就在众臣心中凛然之时,皇帝竟然慢悠悠的坐回了龙椅,似乎精气神不济,十分困倦的打个哈欠。
“朕真是老了啊,说一点话就感觉疲倦。”
皇帝打着哈欠,眼神似乎变的浑浊,但却不忘刚才的正事,招呼高力士把一份奏疏拿出来。
“今日上朝的官员很多,朕就不让大家挨个传阅了,否则耽搁时间太久,让朕没法早点回宫休息。”
“让高力士念给大家听吧, 诸位爱卿听一听郭子仪的这份奏疏。等会听完之后, 朕还有几个问题,到时候可能会问大家,让你们说说自己的看法。”
“尤其是你,孙爱卿,你参奏郭子仪之时,用的方法是疑罪从有。那么现在你听听郭子仪的飞禽传书,看看人家是怎么向帝王奏疏事情的。”
“不过你不用学,因为你以后可能没机会了。”
下面群臣心中一动,隐约听出皇帝的暗指。
什么叫‘以后没机会用了?’
对于官员而言最起码意味着罢疏。
如果更严重一点,甚至丢官了还得赔命。
那个奏疏的大臣脸色渐渐苍白,身体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他几乎是下意识脱口而出,又急又慌的道:“陛下,微臣没罪啊。咱们大唐的朝律规定,并无因言获罪一条。”
皇帝再次打个哈欠,似乎精力越发的不济,但是说的话却很森冷,透着一股子帝王的杀伐味道:“那是以前,不是现在。”
短短八个字,在场所有大臣心中又是一凛。
……
这时高力士展开那份飞禽传书,大声在朝堂上诵读起来:
“皇帝陛下,臣是郭子仪,十七日之前,启程离开长安。牛车赶路,漫漫而行,每日行走八十余里,途径州府十四个……”
“于今日夜间,到达安阳县境内,此地距离长安1200里,距离臣的辖地同样是1200里,说来真是巧合,竟然一半一半。”
“由于夜晚到来,商队需要投宿,所以向一个名为牛家村的村子发出请求,希望对方可以让我们借宿一晚。”
“初时,此村婉拒,言语虽然恳请,但是神态略显悲伤,臣的属下们经过旁敲侧击,渐渐知晓了此村悲伤的内幕。”
“原来有贼。”
“且是巨寇。”
“当夜,臣以骑兵一千埋伏树林,静待不久,贼寇来袭,人数竟然有五千之巨,并且拥有骑马悍匪五百余。”
“很吓人啊。”
“距离长安仅仅1200里的地方,竟然出现了贼数如此庞大的匪患。臣一边心中愤怒,一边率领麾下鏖战,经过一夜苦战之后,勉强才将匪患打退……”
“次日清晨,臣继续启程,由于昨夜匪寇来袭,导致牛家村百姓人心惶惶,竟然苦苦哀求微臣,让臣带着他们迁徙。”
“迁徙是大事,必须当地官衙配合才行。所以微臣连忙前往县衙,准备让当地官员交洽通融,哪知进入县城之后才惊惧发现,县衙官员竟然全都被杀了。”
“原来昨夜并不止一伙贼寇,原来昨夜同时有两伙贼寇。其中一伙冲击村镇,屠村灭户抢夺钱粮,另一伙则是袭击县城,杀死了当地的所有官员。”
“冲击村镇的匪患被臣平定,但是袭击县城的匪患已经跑了,臣原本想要在此地镇守一阵,揪出这帮匪患进行平定,但是臣的妻子已经怀胎八个月,时间方面实在耽搁不起,无奈之下,臣只能启程继续赶路。”
“但是臣的心里忧心忡忡,认为着此地的匪情不可忽视,所以连夜撰写飞禽传书,报于陛下早早知晓。并请陛下及时决断,派出兵马前来镇守……”
“臣专门推荐一人,认为可以担当此职,乃是千牛卫的偏将白孝德,让他领兵过来坐镇吧。”
“兵马不用给太多,五千兵力就行了,到时候面对匪患之时,应该可以勉强战胜。”
“以上,山东南路五府镇守,琅琊大将军,郭子仪,亲笔密奏。”
这一份奏疏念完之后,满朝文武鸦雀无声。
好厉害的奏疏啊。
一份奏疏达到了好几个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