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转战湖南张献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天翼小说网 www.ty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当时张献忠解决军粮问题的需求很迫切,但他手头能选的手段却并不多。
西边的邵捷春严防死守不出,张献忠的部队极限就只能打到瞿塘峡外的巫山县。邵捷春麾下老将张令,一年多来一直以两三万兵力,死守夔州府瞿塘卫。
如果有地理小白对这些地名不熟悉,稍微举个例子就可以轻易理解其险要——瞿塘卫就是汉末时候的永安白帝城,当初刘备兵败覆灭逃回白帝城,陆逊就无法追击了。
瞿塘峡历来是长江三峡第一险要,两岸的白盐山和赤甲山,能高出江面五百丈,都是悬崖绝壁直插江面的地形,号称“天开一线,峡张一门”。
后来历朝历代“铁索横江”的典故,也都出自这里。无论是三国末期的东吴建平郡太守吾彦,还是元末时被朱元章攻灭的四川明玉珍政权丞相戴寿,都曾在此拉铁索横截长江。
所以,除非四川军队自己指挥失误露出破绽,否则靠强攻这里入川是没什么可能的。
西边没办法,只好再看看东边。
可惜东边的方孔炤和沉树人,张献忠也打不过。
夷陵等地虽然地形不如瞿塘峡那么险要,可沉树人的军队却比邵捷春强得多,据说光是兵力人数规模,就至少是邵捷春的两倍,还别说沉家军似乎装备精良。
张献忠东西为难,最后没办法,只好想到了就在长江三峡的巫峡和西陵峡之间、就地南渡长江,分兵筹粮。
长江三峡两岸,都是群山险恶之地,北岸相对好一些,有几处盆地可以供巫山县、秭归等县城存在,自古也都是汉人聚居地——至少早在三国时期,刘备伐吴就可以依托这些县城,连营七百里出川。
(巫山县在瞿塘峡和巫峡之间,秭归县在巫峡和西陵峡之间,也就是三峡的每两个峡之间的平缓地带,都有盆地可以形成一个县)
而长江南岸的峡谷地带更加险恶,自古没什么汉人聚居,哪怕到了21世纪,那块地方也只是湖北恩施土族自治的地方。
而明末的时候,恩施地区连“府”级的行政机构都没有,只有一个巴东县,剩下的都是些威慑土司的卫所,比如“施州卫”,
施州卫负责下辖二十几个宣抚司、蛮夷长官司,说白了就是一些名义上臣服大明的土族土司酋长,历史上要到清朝雍正时期才彻底改土归流。
从施州卫再往南,就进入后世湖南境内了,也就是湘西苗人的地盘,明朝时也都还是一堆还没改土归流的土司,形同武陵蛮。
张献忠东西两个方向都被夹逼得没办法,往北又翻越不了神农架的莽莽群山,只好分兵渡江南下,跟这些蛮夷土司血战,杀蛮子抢粮食,解决军队吃饭的问题。
从二月底时,张献忠就已经开始了这项行动,派出的是自己的第三个义子李定国去筹粮杀人,做得还比较隐秘。
官军那边一开始似乎没意识到,但这都两三个月过去了,哪怕消息再闭塞,官军应该也有所察觉。毕竟被张献忠攻杀屠戮的土司部落,总有活口逃出来,会向官府求援的。
只是湖广巡抚方孔炤觉得那些蛮夷本身也不归王化,形同自立。既然那些本来就不是朝廷齐民编户的正式纳税子民、至今尚未改土归流,让他们跟张献忠互相消耗,官府也犯不着千里远征深入苗寨山区救他们。
(注:明末的西南夷土司各自割据也非常严重,历史上张献忠军入川后,跟蛮族土司互相杀来杀去杀了很多年,事实上也导致后来清朝改土归流容易了些,因为土人被张献忠屠杀掉了太多,势力人口锐减。
四川被杀空后,清朝“移湖广实四川”,实际上主要移的就是湘西苗人和施州土人,这些三峡地区的居民离四川最近最容易移,在山里也不服管,所以朝廷最倾向于优先移他们,主要人口移出去之后,湘西鄂西就彻底改土归流了)
所以方孔炤对张献忠的火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着,只是把相关消息传递回了沉树人那儿、一起共享情报,静观其变。
如今,经过三四月份的血战,李定国基本上把施州卫境内的土族土司部落杀得差不多了,把土族人的粮食都抢来供给军粮。
五月份开始,张献忠军就进一步对更南面的湘西苗区,开展进攻。
因为水土不服、南方山区瘴疠横行,毒虫泛滥,张献忠麾下部队士卒患病、瘟疫、战斗力丧失的也非常多。
但他没得选择,为了补给只能硬着头皮上。反正不抢粮食士兵也会饿死,不如死在杀人的过程中。
同样是死那么多自己人,前一种死法是白死,后一种死法好歹还积攒了杀人的经验值。
而这些苗人、土人土司没有火枪,没有精良的武器,也没有坚固的城墙,最多就是擅长使用淬毒武器,军事层面上还是容易解决的。只要张献忠不怕瘟疫病死人,往里填人命,总能拿下来。
原本的大明官府,在施州卫和湘西无法建立起有效统治,那是因为大明是本着收税来的,长期收税治理成本太高。
张献忠却不存在这些问题,他只是来杀人抢劫的,一锤子买卖,不用考虑长期治理的烂摊子,所以很便捷。
……
而就在对湘西苗人的屠戮进行到如火如荼的当口,,张献忠几乎在同一天之内,得到了两个好消息:
这天一早,他首先接到李定国回报,湘西又有两个蛮夷长官司被他屠尽了部落,又抢到了至少相当于够一万多人吃到秋收的粮食。
午饭的时候,潜伏在杨嗣昌那边的细作回来汇报,告知张献忠:沉树人的相当一部分主力,已经被杨嗣昌调走北上了,邵捷春那边,似乎也有一支部队会被杨嗣昌调去陕西,归孙传庭节制。
得到这两个好消息后,张献忠一扫一年多来的阴霾,把碗里的残酒一口闷了,把碗一砸,舒出胸中浊气。
“天无绝人之路!李自成那边总算打开局面了!杨嗣昌把沉树人的主力都调走了!真是天助我也!”
张献忠盘算了一下,很快让身边亲随找来长子孙可望,吩咐了几句:
“立刻让老二回来!商议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不对,还是先让他回施州卫就行,我亲自南下跟他核计!另外,让老三也准备一下!你就负责留守秭归!”
“孩儿遵命。”孙可望先应承表明态度,随后追问,“不知父王此番南下,需要整备多少兵马?孩儿也好提前划拨分配粮草。”
张献忠:“你先按留三万人,以新附军为主,分守秭归、巫山、巴东。剩下的可能都要陆续带走,不过暂时还不确定,我到湘西了解战局近况、敌情分布后,才能最终确定,到时候再让部队分批南下。
如果湘西那边的土司战力确实不济,而沉树人、方孔炤兵力也确因抽调变得薄弱,我军主力自然要趁机往湖广富庶腹地渗透。”
孙可望问清楚之后,也就退下开始抽调部署。第二天一早,张献忠就先带着本部嫡系精锐,渡过长江南下,经巴东县前往施州卫。
而他派出的前哨信使,自然已经日行数百里,通知了李定国,李定国也把前方的战事交给手下,本人带着数百骑轻骑回返,到施州卫遗留的堡垒内,迎接父王。
因为最近两三个月、长期在土蛮之地作战,李定国的消息不是很灵通,所以还不知道湖广方孔炤、沉树人兵力薄弱。
张献忠匆匆来军前视察,还让他有些意外,以为父王这是有什么不放心。
两人见面之后、李定国礼数周全,张献忠跟他摊开说了,他才知道是沉树人主力有被杨嗣昌抽调去河南。
然后,张献忠就对照着地图、追着他盘问:“昨日得了你送回的捷报,破了施南宣抚司和高罗安抚司,再加上之前破的东乡五路安抚司、龙潭安抚司、金峒安抚司等土司部落,施州卫境内至少已有七八家部落为我们所灭。
看地图的话,此去岳州府也只隔了忠峒安抚司、忠建宣抚司这两个土司部落了——你觉得还要多久可以拿下?
还有,拿下这两个土司后,从那儿翻越龙山、白崖洞,地势是否险要?大军如果只背负行粮,不带辎重车辆,应该可以翻山进入岳州府吧?
如果不想太快惊动官军,孤倒也考虑过破了忠建宣抚司后,继续南下,攻打永顺宣慰司境内的那些土司,到时候再往东翻过天门山,无论是往北走澧水入岳州,还是往南走沅水入常德,最后都可以直捣长沙——老二,你说说这个计划如何?”
张献忠这番话,也算是稍微了解过地理之后,才说的,并非天马行空“地图开疆”。
沅水和澧水都是洞庭湖西侧的两条河流,最后会注入洞庭湖,其中偏北的澧水是岳阳境内最大的河流,偏南的沅水是常德境内的大河。
屈原的诗里就有“沅有止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说这两条河岸边都长着兰止之类的芳草,可见这它们广义上都算是湘江水系的,否则不会被屈原写进《湘夫人》。
沿着这些河流,可以比较快捷地大规模行军。哪怕张献忠的部队,原本是从北边翻越了三峡南岸的高山而来,没法携带车辆和船只,但只要临时在大山里砍伐木料、扎筏放排,也能便于运输人员物资。
至于物资的来源,流贼本来就不需要带太多军粮,张献忠在归州的粮食早就吃完了,本就是杀人抢粮、以战养战,所以直接拿施州卫、永顺宣慰司两地的民间粮食就能打仗。
正常官军行军的路线会在很大程度上受粮道限制,流贼在这方面却轻松得多,杀到哪吃到哪。
李定国听完后,也已经大致明白义父想干什么了:“父王是觉得……方孔炤兵力不足,一直在提防长江出峡的夷陵、江陵等地,对南方湘江、洞庭一带疏于防范?
而沉树人的辖区,又只到武昌府,加之他原先当兵备道时,一开始也只是‘湖北兵备道’,在湖南没有培植亲信势力,所以我军要趁机直捣其空虚?”
张献忠当然不会跟义子多废话解释,只是随意地点点头,然后施压:“如何,有没有把握?”
当时张献忠解决军粮问题的需求很迫切,但他手头能选的手段却并不多。
西边的邵捷春严防死守不出,张献忠的部队极限就只能打到瞿塘峡外的巫山县。邵捷春麾下老将张令,一年多来一直以两三万兵力,死守夔州府瞿塘卫。
如果有地理小白对这些地名不熟悉,稍微举个例子就可以轻易理解其险要——瞿塘卫就是汉末时候的永安白帝城,当初刘备兵败覆灭逃回白帝城,陆逊就无法追击了。
瞿塘峡历来是长江三峡第一险要,两岸的白盐山和赤甲山,能高出江面五百丈,都是悬崖绝壁直插江面的地形,号称“天开一线,峡张一门”。
后来历朝历代“铁索横江”的典故,也都出自这里。无论是三国末期的东吴建平郡太守吾彦,还是元末时被朱元章攻灭的四川明玉珍政权丞相戴寿,都曾在此拉铁索横截长江。
所以,除非四川军队自己指挥失误露出破绽,否则靠强攻这里入川是没什么可能的。
西边没办法,只好再看看东边。
可惜东边的方孔炤和沉树人,张献忠也打不过。
夷陵等地虽然地形不如瞿塘峡那么险要,可沉树人的军队却比邵捷春强得多,据说光是兵力人数规模,就至少是邵捷春的两倍,还别说沉家军似乎装备精良。
张献忠东西为难,最后没办法,只好想到了就在长江三峡的巫峡和西陵峡之间、就地南渡长江,分兵筹粮。
长江三峡两岸,都是群山险恶之地,北岸相对好一些,有几处盆地可以供巫山县、秭归等县城存在,自古也都是汉人聚居地——至少早在三国时期,刘备伐吴就可以依托这些县城,连营七百里出川。
(巫山县在瞿塘峡和巫峡之间,秭归县在巫峡和西陵峡之间,也就是三峡的每两个峡之间的平缓地带,都有盆地可以形成一个县)
而长江南岸的峡谷地带更加险恶,自古没什么汉人聚居,哪怕到了21世纪,那块地方也只是湖北恩施土族自治的地方。
而明末的时候,恩施地区连“府”级的行政机构都没有,只有一个巴东县,剩下的都是些威慑土司的卫所,比如“施州卫”,
施州卫负责下辖二十几个宣抚司、蛮夷长官司,说白了就是一些名义上臣服大明的土族土司酋长,历史上要到清朝雍正时期才彻底改土归流。
从施州卫再往南,就进入后世湖南境内了,也就是湘西苗人的地盘,明朝时也都还是一堆还没改土归流的土司,形同武陵蛮。
张献忠东西两个方向都被夹逼得没办法,往北又翻越不了神农架的莽莽群山,只好分兵渡江南下,跟这些蛮夷土司血战,杀蛮子抢粮食,解决军队吃饭的问题。
从二月底时,张献忠就已经开始了这项行动,派出的是自己的第三个义子李定国去筹粮杀人,做得还比较隐秘。
官军那边一开始似乎没意识到,但这都两三个月过去了,哪怕消息再闭塞,官军应该也有所察觉。毕竟被张献忠攻杀屠戮的土司部落,总有活口逃出来,会向官府求援的。
只是湖广巡抚方孔炤觉得那些蛮夷本身也不归王化,形同自立。既然那些本来就不是朝廷齐民编户的正式纳税子民、至今尚未改土归流,让他们跟张献忠互相消耗,官府也犯不着千里远征深入苗寨山区救他们。
(注:明末的西南夷土司各自割据也非常严重,历史上张献忠军入川后,跟蛮族土司互相杀来杀去杀了很多年,事实上也导致后来清朝改土归流容易了些,因为土人被张献忠屠杀掉了太多,势力人口锐减。
四川被杀空后,清朝“移湖广实四川”,实际上主要移的就是湘西苗人和施州土人,这些三峡地区的居民离四川最近最容易移,在山里也不服管,所以朝廷最倾向于优先移他们,主要人口移出去之后,湘西鄂西就彻底改土归流了)
所以方孔炤对张献忠的火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着,只是把相关消息传递回了沉树人那儿、一起共享情报,静观其变。
如今,经过三四月份的血战,李定国基本上把施州卫境内的土族土司部落杀得差不多了,把土族人的粮食都抢来供给军粮。
五月份开始,张献忠军就进一步对更南面的湘西苗区,开展进攻。
因为水土不服、南方山区瘴疠横行,毒虫泛滥,张献忠麾下部队士卒患病、瘟疫、战斗力丧失的也非常多。
但他没得选择,为了补给只能硬着头皮上。反正不抢粮食士兵也会饿死,不如死在杀人的过程中。
同样是死那么多自己人,前一种死法是白死,后一种死法好歹还积攒了杀人的经验值。
而这些苗人、土人土司没有火枪,没有精良的武器,也没有坚固的城墙,最多就是擅长使用淬毒武器,军事层面上还是容易解决的。只要张献忠不怕瘟疫病死人,往里填人命,总能拿下来。
原本的大明官府,在施州卫和湘西无法建立起有效统治,那是因为大明是本着收税来的,长期收税治理成本太高。
张献忠却不存在这些问题,他只是来杀人抢劫的,一锤子买卖,不用考虑长期治理的烂摊子,所以很便捷。
……
而就在对湘西苗人的屠戮进行到如火如荼的当口,,张献忠几乎在同一天之内,得到了两个好消息:
这天一早,他首先接到李定国回报,湘西又有两个蛮夷长官司被他屠尽了部落,又抢到了至少相当于够一万多人吃到秋收的粮食。
午饭的时候,潜伏在杨嗣昌那边的细作回来汇报,告知张献忠:沉树人的相当一部分主力,已经被杨嗣昌调走北上了,邵捷春那边,似乎也有一支部队会被杨嗣昌调去陕西,归孙传庭节制。
得到这两个好消息后,张献忠一扫一年多来的阴霾,把碗里的残酒一口闷了,把碗一砸,舒出胸中浊气。
“天无绝人之路!李自成那边总算打开局面了!杨嗣昌把沉树人的主力都调走了!真是天助我也!”
张献忠盘算了一下,很快让身边亲随找来长子孙可望,吩咐了几句:
“立刻让老二回来!商议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不对,还是先让他回施州卫就行,我亲自南下跟他核计!另外,让老三也准备一下!你就负责留守秭归!”
“孩儿遵命。”孙可望先应承表明态度,随后追问,“不知父王此番南下,需要整备多少兵马?孩儿也好提前划拨分配粮草。”
张献忠:“你先按留三万人,以新附军为主,分守秭归、巫山、巴东。剩下的可能都要陆续带走,不过暂时还不确定,我到湘西了解战局近况、敌情分布后,才能最终确定,到时候再让部队分批南下。
如果湘西那边的土司战力确实不济,而沉树人、方孔炤兵力也确因抽调变得薄弱,我军主力自然要趁机往湖广富庶腹地渗透。”
孙可望问清楚之后,也就退下开始抽调部署。第二天一早,张献忠就先带着本部嫡系精锐,渡过长江南下,经巴东县前往施州卫。
而他派出的前哨信使,自然已经日行数百里,通知了李定国,李定国也把前方的战事交给手下,本人带着数百骑轻骑回返,到施州卫遗留的堡垒内,迎接父王。
因为最近两三个月、长期在土蛮之地作战,李定国的消息不是很灵通,所以还不知道湖广方孔炤、沉树人兵力薄弱。
张献忠匆匆来军前视察,还让他有些意外,以为父王这是有什么不放心。
两人见面之后、李定国礼数周全,张献忠跟他摊开说了,他才知道是沉树人主力有被杨嗣昌抽调去河南。
然后,张献忠就对照着地图、追着他盘问:“昨日得了你送回的捷报,破了施南宣抚司和高罗安抚司,再加上之前破的东乡五路安抚司、龙潭安抚司、金峒安抚司等土司部落,施州卫境内至少已有七八家部落为我们所灭。
看地图的话,此去岳州府也只隔了忠峒安抚司、忠建宣抚司这两个土司部落了——你觉得还要多久可以拿下?
还有,拿下这两个土司后,从那儿翻越龙山、白崖洞,地势是否险要?大军如果只背负行粮,不带辎重车辆,应该可以翻山进入岳州府吧?
如果不想太快惊动官军,孤倒也考虑过破了忠建宣抚司后,继续南下,攻打永顺宣慰司境内的那些土司,到时候再往东翻过天门山,无论是往北走澧水入岳州,还是往南走沅水入常德,最后都可以直捣长沙——老二,你说说这个计划如何?”
张献忠这番话,也算是稍微了解过地理之后,才说的,并非天马行空“地图开疆”。
沅水和澧水都是洞庭湖西侧的两条河流,最后会注入洞庭湖,其中偏北的澧水是岳阳境内最大的河流,偏南的沅水是常德境内的大河。
屈原的诗里就有“沅有止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说这两条河岸边都长着兰止之类的芳草,可见这它们广义上都算是湘江水系的,否则不会被屈原写进《湘夫人》。
沿着这些河流,可以比较快捷地大规模行军。哪怕张献忠的部队,原本是从北边翻越了三峡南岸的高山而来,没法携带车辆和船只,但只要临时在大山里砍伐木料、扎筏放排,也能便于运输人员物资。
至于物资的来源,流贼本来就不需要带太多军粮,张献忠在归州的粮食早就吃完了,本就是杀人抢粮、以战养战,所以直接拿施州卫、永顺宣慰司两地的民间粮食就能打仗。
正常官军行军的路线会在很大程度上受粮道限制,流贼在这方面却轻松得多,杀到哪吃到哪。
李定国听完后,也已经大致明白义父想干什么了:“父王是觉得……方孔炤兵力不足,一直在提防长江出峡的夷陵、江陵等地,对南方湘江、洞庭一带疏于防范?
而沉树人的辖区,又只到武昌府,加之他原先当兵备道时,一开始也只是‘湖北兵备道’,在湖南没有培植亲信势力,所以我军要趁机直捣其空虚?”
张献忠当然不会跟义子多废话解释,只是随意地点点头,然后施压:“如何,有没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