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崇祯,重振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天翼小说网 www.ty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哈哈,老师,朕怎么敢寒碜老师呢?朕的是心里话!当年老师教导先帝,朕虽然只是个旁听的学生,但是,”朱由检脸色一凛,显得异常庄重:“朕从老师的身上,学到了什么是忠于职守。”
“忠于职守?”孙承宗念叨着,一时却是不解其意。
“实话,先帝并不是个好学的学生,甚至常常将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忘于脑后,”朱由检一副痛心的样子,“但是,老师从来不会因为先帝厌学,就降低教学内容,相反,老师每天都是准备一大本亲手抄写的讲义,数年如一日,朕从老师的身上学会了,无论顺境逆境,得意失意,都要做好自己本职的工作。”
“本职工作?”孙承宗咀嚼了一会,“难怪陛下初登大宝后,在亭台召见老臣,臣可是记得清清楚楚,陛下是让老臣镇守山海关两年。”
“老师……”朱由检这回没弄明白孙承宗的意思了。
“陛下一直在为今天的这场战争做准备?”孙承宗突然睁大双眼,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是呀,从老师的身上,朕懂得了,既然做了大明的皇帝,就要时时刻刻想着大明的利益,当时建奴就是悬在大明头上的一柄利剑,大明一半的赋税收入,都是花在辽东,所以朕为了今天的这场战争,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让老师担任蓟辽总督,就是计划的一部分----当时的大明,要据守山海关,老师可是朕最信任的人。”
孙承宗眯上眼睛,不住地头:“陛下是一代圣君呀!可惜……可惜臣老了,不能随陛下纵马天下了,可惜呀!可惜!”道后来,孙承宗的声音,已经低到只有他自己才能听得清。
朱由检随口问道:“老师今天还不到七十吧?”
“老臣今年六十有七了!”孙承宗显得有些落寞,如果晚生几十年,或者,朱由检能早生几十年,那他的人生历程,可能完全不一样了,“陛下,现在年轻一代的将领,已经完全胜任,老臣打算辞去蓟辽总督一职。”
“辞职?老师※2※2※2※2,<div style="margin:p 0 p 0">的身子还是很硬朗的呀!”朱由检看着孙承宗,沉默了好一会,“在老师之后,朕不打算在设立蓟辽总督一职了。”
“老臣已接近古稀,而且老臣对陛下的新式火器,一也不懂,若是让老臣去统领这些新军,老臣实在不知道怎么带兵了。”孙承宗隐隐觉得,朱由检是“杯酒释兵权”了。
朱由检却突然冒出一句:“老师镇守辽东多年,对辽东就没有一感情?”
“老臣对辽东,自然是有感情,可是,老臣如果呆在辽东,对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根本没什么好处,哎……”如果朱由检真的要解除他的兵权,孙承宗也没什么遗憾,毕竟他已经快七十了。
“老师不是文官出身吗?即使离开军队,也可以继续为大明服务。”朱由检看着孙承宗,淡淡地笑。
“陛下是指……”孙承宗的心里,“咯噔”一下,就像是落水的人,突然遇到一根漂浮的木头,在兴奋之余,他反而有些慌乱了。
“老师,辽东虽然收复了,但辽东经过建奴的肆掠,大量的土地,都是荒废了,人口也是严重不足,将来治理辽东,朕打算,将辽东从山东分离出来,独立建省,这未来的辽东省长,非有德者不能居。”
“陛下……”孙承宗终于明白了朱由检的意思,辽东虽然不是肥缺,却是朱由检的最大的信任。
“老师秉性高洁,又对辽东十分熟悉,朕认为,这辽东的省长,非老师莫属----只是辽东的省长,比不得老师这蓟辽总督。”
“陛下真的信任老臣?”孙承宗都快七十,能够得到朱由检的极度信任,他才不在乎职位的高低。
“朕信任孙承宗,不仅因为他是朕的老师,更是因为他自身的品行,”朱由检稍稍缓了口气,“当年亭台奏对,朕能将大明的生死线山海关就交给老师了,难道朕还会不相信老师?只是老师这一把年纪,还不能颐养天年,朕实在有些不忍呀!”
“陛下放心,老臣的身子还硬朗着呢?”孙承宗放下手中的茶杯,向朱由检秀了一把胳膊上的肌肉。
“老师身体硬朗,朕就放心了。”
“陛下,那老臣现在要在辽东做些什么?”
“辽东将来肯定要开府立县,但北伐大业未尽,朕暂时还未考虑辽东,朕现在有三件事需要老师去做。”
“陛下请,是哪三件事?”孙承宗好像立刻年轻了二十岁,他都充满期待了。
“这第一件,需要老师接管整个辽东,新军还要继续北伐。”
孙承宗迷惑不解:“陛下,在兴京的建奴,只是他们的余部,人数不会太多,不需要这么多将士吧?”
朱由检笑着摇头:“朕不仅要消灭兴京的建奴,还要消灭更北方的游牧民族,这一次北伐,朕要平定整个东北。”
“陛下是,连奴尔干都司,一并收回?”
“老师猜得很对!”朱由检目光熠熠,“现在粮草弹药补给充足,又是夏季高温,如果不能不能趁机收回奴尔干,将来难保不会形成一个新的大金国。”
“陛下,臣明白了,臣一定守好辽东,保证运输线通畅。”
“到运输线,这真是朕要的第二,”朱由检呷口清茶,“锦州到广宁的水泥大道,修道什么地方了?”
“陛下,已经接近完工了,老臣回到广宁的时候,道路肯定修筑完毕。”
“好,老师辛苦了,不过,老师还得继续为大明辛苦----将这条第一大道,从广宁扩展到沈阳。”
孙承宗顿时像泄了气的足球:“陛下,从广宁到沈阳,怎么算也会超过一千里,修筑这一段道路,必然很费时间,而且……而且,劳力也是不够。”
“老师,修筑这条道路,不必沿着原来路基,不用从三岔河方向,直接从广宁到沈阳,路程还不到三百里,甚至比锦州到广宁还近一些。”
“陛下,广宁和沈阳之间,可是隔着辽东长城,如果直接修路,不但长城要被破坏,而且,崇山峻岭的,修筑起来也是费事。”
“老师,修路的时候,虽然费事,但节约了将近一千里的里程,不但节约成本,而且,将来从京师去沈阳,也会少走一千里的弯路,两相比较,老师觉得不值得吗?”
“但是,辽东长城就要被破坏了。”
“世界上没有攻不破的长城!”朱由检想起了后世历史上,长城五次被满清攻破的事,更想起了欧洲的马其诺防线,“辽东有长城的防护,但还不是被建奴占领了十余年?而且,现在的辽东长城,多年没有维修,早就破败不堪了,根本不能阻挡游牧民族的骑兵----老师,大明一旦恢复了奴尔干都司,辽东长城,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孙承宗从朱由检的脸上,看到了他的自信,但孙承宗倒是不太自信,“陛下,奴尔干都司,一定可以恢复吗?那里离京师太远,气候上也是太冷。”
“老师放心,奴尔干都司一定可以恢复,而且,我们一定可以做得比以前更好。”朱由检已经斩钉截铁了。
“那老臣就负责修筑这一段道路。”
“如果遇到技术上的难题,可以向工部和大明科学院求助,朕这里,还有近万女真战俘,暂时就送给老师筑路。”
“那劳力就没有问题了,只是……只是这隔着崇山,费用怕是不低,需要陛下预先和户部打个招呼。”
“老师不用担心,这就是真要的第三件是。”朱由检心里偷着乐,皇太极真是帮了大忙了,“我们在沈阳和辽阳,一共搜出价值四千五百多万两的财务,老师先留下三百万修路,以及将来建设辽东,其余的,朕就委托老师运去京师,暂时交户部封存。”
“这么多?”孙承宗倒吸一口凉气,“陛下,这是真的吗?建奴怎么会有这么多银两?”
“他们没有银矿,这些银两,直接间接,都是来自大明,这也大明户部枯竭的重要原因,市场上没有白银流通,户部当然没有足够的进账。”
“陛下……”
“这些银两本来就是大明的,现在不过是物归原主,老师不用介怀。”
“是,陛下。”孙承宗再次匍匐在地,“臣一定早日完成陛下的三个任务。
他又一次震撼了,他离开沈阳之后,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朱由检登机之后,大明就有了一个接一个的利好讯息?他还是个少年,难道他这是上天派来振兴大明的?“崇祯,重振。”他不断念叨着。
对于弄木明白的问题,孙承宗也不钻牛角尖,反正开天辟地的事情,就由朱由检去完成,他只要按照朱由检的要求,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就行了。
下午,朱由检仍然没有会见各个军长,他单独会见了挂衔左都督的东江军总兵官毛文龙。
“哈哈,老师,朕怎么敢寒碜老师呢?朕的是心里话!当年老师教导先帝,朕虽然只是个旁听的学生,但是,”朱由检脸色一凛,显得异常庄重:“朕从老师的身上,学到了什么是忠于职守。”
“忠于职守?”孙承宗念叨着,一时却是不解其意。
“实话,先帝并不是个好学的学生,甚至常常将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忘于脑后,”朱由检一副痛心的样子,“但是,老师从来不会因为先帝厌学,就降低教学内容,相反,老师每天都是准备一大本亲手抄写的讲义,数年如一日,朕从老师的身上学会了,无论顺境逆境,得意失意,都要做好自己本职的工作。”
“本职工作?”孙承宗咀嚼了一会,“难怪陛下初登大宝后,在亭台召见老臣,臣可是记得清清楚楚,陛下是让老臣镇守山海关两年。”
“老师……”朱由检这回没弄明白孙承宗的意思了。
“陛下一直在为今天的这场战争做准备?”孙承宗突然睁大双眼,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是呀,从老师的身上,朕懂得了,既然做了大明的皇帝,就要时时刻刻想着大明的利益,当时建奴就是悬在大明头上的一柄利剑,大明一半的赋税收入,都是花在辽东,所以朕为了今天的这场战争,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让老师担任蓟辽总督,就是计划的一部分----当时的大明,要据守山海关,老师可是朕最信任的人。”
孙承宗眯上眼睛,不住地头:“陛下是一代圣君呀!可惜……可惜臣老了,不能随陛下纵马天下了,可惜呀!可惜!”道后来,孙承宗的声音,已经低到只有他自己才能听得清。
朱由检随口问道:“老师今天还不到七十吧?”
“老臣今年六十有七了!”孙承宗显得有些落寞,如果晚生几十年,或者,朱由检能早生几十年,那他的人生历程,可能完全不一样了,“陛下,现在年轻一代的将领,已经完全胜任,老臣打算辞去蓟辽总督一职。”
“辞职?老师※2※2※2※2,<div style="margin:p 0 p 0">的身子还是很硬朗的呀!”朱由检看着孙承宗,沉默了好一会,“在老师之后,朕不打算在设立蓟辽总督一职了。”
“老臣已接近古稀,而且老臣对陛下的新式火器,一也不懂,若是让老臣去统领这些新军,老臣实在不知道怎么带兵了。”孙承宗隐隐觉得,朱由检是“杯酒释兵权”了。
朱由检却突然冒出一句:“老师镇守辽东多年,对辽东就没有一感情?”
“老臣对辽东,自然是有感情,可是,老臣如果呆在辽东,对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根本没什么好处,哎……”如果朱由检真的要解除他的兵权,孙承宗也没什么遗憾,毕竟他已经快七十了。
“老师不是文官出身吗?即使离开军队,也可以继续为大明服务。”朱由检看着孙承宗,淡淡地笑。
“陛下是指……”孙承宗的心里,“咯噔”一下,就像是落水的人,突然遇到一根漂浮的木头,在兴奋之余,他反而有些慌乱了。
“老师,辽东虽然收复了,但辽东经过建奴的肆掠,大量的土地,都是荒废了,人口也是严重不足,将来治理辽东,朕打算,将辽东从山东分离出来,独立建省,这未来的辽东省长,非有德者不能居。”
“陛下……”孙承宗终于明白了朱由检的意思,辽东虽然不是肥缺,却是朱由检的最大的信任。
“老师秉性高洁,又对辽东十分熟悉,朕认为,这辽东的省长,非老师莫属----只是辽东的省长,比不得老师这蓟辽总督。”
“陛下真的信任老臣?”孙承宗都快七十,能够得到朱由检的极度信任,他才不在乎职位的高低。
“朕信任孙承宗,不仅因为他是朕的老师,更是因为他自身的品行,”朱由检稍稍缓了口气,“当年亭台奏对,朕能将大明的生死线山海关就交给老师了,难道朕还会不相信老师?只是老师这一把年纪,还不能颐养天年,朕实在有些不忍呀!”
“陛下放心,老臣的身子还硬朗着呢?”孙承宗放下手中的茶杯,向朱由检秀了一把胳膊上的肌肉。
“老师身体硬朗,朕就放心了。”
“陛下,那老臣现在要在辽东做些什么?”
“辽东将来肯定要开府立县,但北伐大业未尽,朕暂时还未考虑辽东,朕现在有三件事需要老师去做。”
“陛下请,是哪三件事?”孙承宗好像立刻年轻了二十岁,他都充满期待了。
“这第一件,需要老师接管整个辽东,新军还要继续北伐。”
孙承宗迷惑不解:“陛下,在兴京的建奴,只是他们的余部,人数不会太多,不需要这么多将士吧?”
朱由检笑着摇头:“朕不仅要消灭兴京的建奴,还要消灭更北方的游牧民族,这一次北伐,朕要平定整个东北。”
“陛下是,连奴尔干都司,一并收回?”
“老师猜得很对!”朱由检目光熠熠,“现在粮草弹药补给充足,又是夏季高温,如果不能不能趁机收回奴尔干,将来难保不会形成一个新的大金国。”
“陛下,臣明白了,臣一定守好辽东,保证运输线通畅。”
“到运输线,这真是朕要的第二,”朱由检呷口清茶,“锦州到广宁的水泥大道,修道什么地方了?”
“陛下,已经接近完工了,老臣回到广宁的时候,道路肯定修筑完毕。”
“好,老师辛苦了,不过,老师还得继续为大明辛苦----将这条第一大道,从广宁扩展到沈阳。”
孙承宗顿时像泄了气的足球:“陛下,从广宁到沈阳,怎么算也会超过一千里,修筑这一段道路,必然很费时间,而且……而且,劳力也是不够。”
“老师,修筑这条道路,不必沿着原来路基,不用从三岔河方向,直接从广宁到沈阳,路程还不到三百里,甚至比锦州到广宁还近一些。”
“陛下,广宁和沈阳之间,可是隔着辽东长城,如果直接修路,不但长城要被破坏,而且,崇山峻岭的,修筑起来也是费事。”
“老师,修路的时候,虽然费事,但节约了将近一千里的里程,不但节约成本,而且,将来从京师去沈阳,也会少走一千里的弯路,两相比较,老师觉得不值得吗?”
“但是,辽东长城就要被破坏了。”
“世界上没有攻不破的长城!”朱由检想起了后世历史上,长城五次被满清攻破的事,更想起了欧洲的马其诺防线,“辽东有长城的防护,但还不是被建奴占领了十余年?而且,现在的辽东长城,多年没有维修,早就破败不堪了,根本不能阻挡游牧民族的骑兵----老师,大明一旦恢复了奴尔干都司,辽东长城,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孙承宗从朱由检的脸上,看到了他的自信,但孙承宗倒是不太自信,“陛下,奴尔干都司,一定可以恢复吗?那里离京师太远,气候上也是太冷。”
“老师放心,奴尔干都司一定可以恢复,而且,我们一定可以做得比以前更好。”朱由检已经斩钉截铁了。
“那老臣就负责修筑这一段道路。”
“如果遇到技术上的难题,可以向工部和大明科学院求助,朕这里,还有近万女真战俘,暂时就送给老师筑路。”
“那劳力就没有问题了,只是……只是这隔着崇山,费用怕是不低,需要陛下预先和户部打个招呼。”
“老师不用担心,这就是真要的第三件是。”朱由检心里偷着乐,皇太极真是帮了大忙了,“我们在沈阳和辽阳,一共搜出价值四千五百多万两的财务,老师先留下三百万修路,以及将来建设辽东,其余的,朕就委托老师运去京师,暂时交户部封存。”
“这么多?”孙承宗倒吸一口凉气,“陛下,这是真的吗?建奴怎么会有这么多银两?”
“他们没有银矿,这些银两,直接间接,都是来自大明,这也大明户部枯竭的重要原因,市场上没有白银流通,户部当然没有足够的进账。”
“陛下……”
“这些银两本来就是大明的,现在不过是物归原主,老师不用介怀。”
“是,陛下。”孙承宗再次匍匐在地,“臣一定早日完成陛下的三个任务。
他又一次震撼了,他离开沈阳之后,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朱由检登机之后,大明就有了一个接一个的利好讯息?他还是个少年,难道他这是上天派来振兴大明的?“崇祯,重振。”他不断念叨着。
对于弄木明白的问题,孙承宗也不钻牛角尖,反正开天辟地的事情,就由朱由检去完成,他只要按照朱由检的要求,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就行了。
下午,朱由检仍然没有会见各个军长,他单独会见了挂衔左都督的东江军总兵官毛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