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平仓的猫腻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天翼小说网 www.ty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果然,一听他报出这个数字,郦承纲还没有何反应呢,郦承缙已忍不住抱怨出声了:“什么?五百石?你以为粮食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我们去哪给你找五百石粮食来填这个窟窿?”
“老三,稍安勿躁。”郦承纲看了自家兄弟一眼,喝止了他的抱怨。其实他也明白蒋充所言非虚,常平仓里是个什么情况他比蒋充更清楚。可要他拿出这许多粮食来,却也感到有些为难:“五百石可不是个小数字。虽然我们郦家在诸暨各乡都有不少田产,可毕竟产量有限,还有一部分得上交县衙……”
“下官自然明白凑齐五百石粮食不容易,可这实在是没有其他办法哪。”
“我倒是可以出笔银子去购买粮食,但这么一来,必然引人注意,反而不美。”郦承纲在仔细思索后,提出了折中的办法:“这样吧,我们郦家给你准备三百石粮食,其他的由你自己去想办法。”
“这个……”蒋充看得出来,这已是对方能做到的极限了,再想要求更多,只怕连这三百石粮食都未必能得到,便只好有些不安地点头道:“那下官就多谢郦员外援手了。”
“你且先回去,这两日里,我便让人把粮食送过去。”
待蒋充走后,郦承缙才一脸不以为然地看着兄长:“大哥,这么做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我们有必要为了这么个主簿就拿出这许多粮食来吗?难道你是怕他因此事被官府定罪而牵连到我们么?”
郦承纲有些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兄弟道:“老三哪,你什么时候能学着把目光放长远些?现在整个诸暨县,有谁不知道他蒋充是我们的人?就算不牵连到我们,蒋充一倒,我们郦家在县里的地位和声势也必然一落千丈。宣家这些天的情况你也是看到了,表面看着似乎没有太大影响,可事实上他们的生意已差了许多。这便是宣闯被那杨县令拿下的后果了。难道你还没有从这事情上学到什么吗?”
“这……”郦承缙一时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而且要赚钱也不必急于一时,细水长流才是生财之道。现在贴些粮食不算什么,今后我们有的是办法拿回来。”
虽然对郦承纲的这一番话有些似懂非懂,郦承缙还是点头称是,再不敢说什么反对的话了。
正像之前蒋充所担心的那样,几日后,在对县衙的账册一番查看,有所了解之下,杨晨便提出了要往常平仓中一看的要求。
其实作为县令,自有掌管一县钱粮、刑狱、教育等等一系列的权力,想要去仓库看看也是理所应当的,甚至都不必征询手下人的意见。有些官员新上任便会去做,并借此烧那三把火,但杨晨这个诸暨县令显然无法照常例行事,直到为官半来年后,才提出这个要求。
对此,心中发虚,又已有所准备的蒋充自然不敢反对。于是在十月中旬的这天上午,县令杨晨便在蒋充以及其他人的陪同下来到了位于县城东南角的常平仓。作为他最信任的兄弟,杨震自然也身在其列。
当杨晨走出轿子,放眼打量这座看上去着实有好些年头,显得很是残旧的仓库时,他那两条眉毛就忍不住绞在了一起:“蒋主簿,这仓库该有几十年没有修缮了吧?”
“额……确实如大人所言。不过县中财政紧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杨晨叹了口气:“而且这儿的地理位置也不合适,都毗邻浦阳江了,不但要担心水淹进城来会影响到这个常平仓,而且这里的粮食也易受潮哪。”
没想到杨晨只在仓库前一站便看出了这许多问题来,蒋充心里更是发紧。只在那赔笑地点头道:“大人果然是目光如炬,看得深远。可是……”
杨晨却一摆手,打断了他的说话:“本官知道,这也怪不得蒋主簿你,毕竟这仓库建在此地也有好些年头了,你也不过是萧规曹随罢了。”
蒋充略松了口气,赶紧伸手一引:“大人还请进仓查看。”
杨晨若有所思地看了蒋充一眼,这才抬脚向前走去。此刻,仓库中的三名吏员和五名看守也在粮库大使田忠的带领下迎了上来。
两边相遇,又是一套礼节,杨晨这才得以走进那显得有些幽深的大仓库中。
这常平仓足足占了五六亩的地,当然不光是用来储放粮食的,县里也没有这么多粮食给它存放。除了一半仓库里囤积着如山般堆起的粮食之外,其他几个库房里却有不少木头、石料等物资。一旦县里要干什么工程,比如兴修水利,或是修桥铺路什么的,县里也会从常平仓里支出一部分材料来。
杨晨既然进了仓库,当然不可能只看粮食不看其他,便在那田大使的引路下先查看了那些物资。这些物资堆放在仓库里也明显有些年头,不过看着倒还算保管得不错,至少要用时不会有什么问题,杨晨便欣然地夸奖了田忠几句。
田忠表面上看着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欢喜模样,可眼神里却难掩紧张。这一点,杨晨或许没有发觉,可跟在身后的杨震却把他的神色看在了眼中。
在转悠完那些仓库后,杨晨他们终于来到了那四周有木栏围住,上面还加盖了顶棚的囤粮库前。他的目光只在那些堆积如山般的米堆上扫了几眼,便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来。
见他如此模样,一直都在小心观察其神色的蒋充就忍不住心里一阵揪紧,问道:“大人,可是瞧出了什么问题吗?”
“田大使,这仓中存粮到底是有多少哪?你可能给本官一个确切的数字吗?”杨晨却不理会蒋充,而是把目光转向了田忠。
田忠虽然早有准备,但此刻也难免紧张,迟疑了一下后,才回话道:“下官这两日才刚点算过库中粮食,应该在四百二十石左右吧。”
“哦?”杨晨的眉头却皱得更紧了,他看向了蒋充道:“若本官没有记错的话,县衙里的账册上可是记得分明,到今日,常平仓里该有六百多石粮食才是。怎么凭空就少了接近两百石哪?”说着又把目光盯向了田忠:“田大使,这个你能解释一下吗?”
“这个……”田忠神色更是发紧,只觉一阵口干舌燥,竟一时说不出话来。他不过是个仓库大使而已,无论胆子还是能力都有限得紧,当着县令大人的面,被他如此逼问,即便有所准备,此刻也难以辩解了。
蒋充一看就知道田忠慌了,赶紧代为解释道:“大人容禀,仓中粮食短缺是有原因的。”
“哦?却是什么原因?难道是被人借走了吗?”杨晨似笑非笑地看着蒋充:“可本官怎么就一无所知那?还有,只有在青黄不接时,才有人会向官府借粮,现在可正是秋收时哪。”
蒋充自然听出了杨晨话里的讥讽与不信任,但还是硬着头皮道:“当然不是大人所想的那样。其实这也是我们诸暨当地的气候所造成的弊端。适才大人就说了,将粮仓立于此处有诸多不利,这受潮便是其中之一。
“大人也知道这常平仓里的粮食是三年之储。三年前的粮食存放在如此潮湿的环境中,自然很容易发生霉变,进而影响到其他粮食的储存。所以仓中向来有个规矩,每过半月,就会翻检存粮。一旦发现有霉变的粮食,就会被清理出去。
“所以,虽然县衙账册上记载的是六百多石粮食,可实际数字是远不到此的。事实上的三年之储,应该只有两年才是。”
“竟还有这么一说吗?”杨晨看了一眼田忠:“此话可是真的?”
“是……是的。只是下官怕大人怪罪,这才没有如实上报,还望县尊大人恕罪哪!”田忠说着便跪了下来。
杨晨虽然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可在对方给出了这么个看似合理的理由后,也挑不出毛病来,只好道:“你且起来吧。今后这样的错误再不可犯,无论什么事情,都必须详实地禀报于我。”
“是,下官记下了。”田忠赶紧答应道,只觉全身都没了气力。若非身边有人搀扶,恐怕连起身都难了。
弄明白了这一点后,杨晨才来到那些米堆跟前,仔细地打量起来。明白他心思的杨震便上前一步,用一根中空的管子插进了米堆之中,用力一搅再一拔后,便带出了一管白米来让他检视。
杨晨看了看那白米的质地,这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米倒是不错。田大使看来还是挺上心的。”
“大人谬赞了。这是下官该做的。”田忠赶紧谦逊地道。
蒋充见状,才终于松了口气,看来这一关算是顺利度过了。但他却并未发现,杨震此刻正仔细端详着那些白花花的大米,微微簇着两道剑眉,似乎是发现了什么问题一般。
果然,一听他报出这个数字,郦承纲还没有何反应呢,郦承缙已忍不住抱怨出声了:“什么?五百石?你以为粮食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我们去哪给你找五百石粮食来填这个窟窿?”
“老三,稍安勿躁。”郦承纲看了自家兄弟一眼,喝止了他的抱怨。其实他也明白蒋充所言非虚,常平仓里是个什么情况他比蒋充更清楚。可要他拿出这许多粮食来,却也感到有些为难:“五百石可不是个小数字。虽然我们郦家在诸暨各乡都有不少田产,可毕竟产量有限,还有一部分得上交县衙……”
“下官自然明白凑齐五百石粮食不容易,可这实在是没有其他办法哪。”
“我倒是可以出笔银子去购买粮食,但这么一来,必然引人注意,反而不美。”郦承纲在仔细思索后,提出了折中的办法:“这样吧,我们郦家给你准备三百石粮食,其他的由你自己去想办法。”
“这个……”蒋充看得出来,这已是对方能做到的极限了,再想要求更多,只怕连这三百石粮食都未必能得到,便只好有些不安地点头道:“那下官就多谢郦员外援手了。”
“你且先回去,这两日里,我便让人把粮食送过去。”
待蒋充走后,郦承缙才一脸不以为然地看着兄长:“大哥,这么做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我们有必要为了这么个主簿就拿出这许多粮食来吗?难道你是怕他因此事被官府定罪而牵连到我们么?”
郦承纲有些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兄弟道:“老三哪,你什么时候能学着把目光放长远些?现在整个诸暨县,有谁不知道他蒋充是我们的人?就算不牵连到我们,蒋充一倒,我们郦家在县里的地位和声势也必然一落千丈。宣家这些天的情况你也是看到了,表面看着似乎没有太大影响,可事实上他们的生意已差了许多。这便是宣闯被那杨县令拿下的后果了。难道你还没有从这事情上学到什么吗?”
“这……”郦承缙一时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而且要赚钱也不必急于一时,细水长流才是生财之道。现在贴些粮食不算什么,今后我们有的是办法拿回来。”
虽然对郦承纲的这一番话有些似懂非懂,郦承缙还是点头称是,再不敢说什么反对的话了。
正像之前蒋充所担心的那样,几日后,在对县衙的账册一番查看,有所了解之下,杨晨便提出了要往常平仓中一看的要求。
其实作为县令,自有掌管一县钱粮、刑狱、教育等等一系列的权力,想要去仓库看看也是理所应当的,甚至都不必征询手下人的意见。有些官员新上任便会去做,并借此烧那三把火,但杨晨这个诸暨县令显然无法照常例行事,直到为官半来年后,才提出这个要求。
对此,心中发虚,又已有所准备的蒋充自然不敢反对。于是在十月中旬的这天上午,县令杨晨便在蒋充以及其他人的陪同下来到了位于县城东南角的常平仓。作为他最信任的兄弟,杨震自然也身在其列。
当杨晨走出轿子,放眼打量这座看上去着实有好些年头,显得很是残旧的仓库时,他那两条眉毛就忍不住绞在了一起:“蒋主簿,这仓库该有几十年没有修缮了吧?”
“额……确实如大人所言。不过县中财政紧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杨晨叹了口气:“而且这儿的地理位置也不合适,都毗邻浦阳江了,不但要担心水淹进城来会影响到这个常平仓,而且这里的粮食也易受潮哪。”
没想到杨晨只在仓库前一站便看出了这许多问题来,蒋充心里更是发紧。只在那赔笑地点头道:“大人果然是目光如炬,看得深远。可是……”
杨晨却一摆手,打断了他的说话:“本官知道,这也怪不得蒋主簿你,毕竟这仓库建在此地也有好些年头了,你也不过是萧规曹随罢了。”
蒋充略松了口气,赶紧伸手一引:“大人还请进仓查看。”
杨晨若有所思地看了蒋充一眼,这才抬脚向前走去。此刻,仓库中的三名吏员和五名看守也在粮库大使田忠的带领下迎了上来。
两边相遇,又是一套礼节,杨晨这才得以走进那显得有些幽深的大仓库中。
这常平仓足足占了五六亩的地,当然不光是用来储放粮食的,县里也没有这么多粮食给它存放。除了一半仓库里囤积着如山般堆起的粮食之外,其他几个库房里却有不少木头、石料等物资。一旦县里要干什么工程,比如兴修水利,或是修桥铺路什么的,县里也会从常平仓里支出一部分材料来。
杨晨既然进了仓库,当然不可能只看粮食不看其他,便在那田大使的引路下先查看了那些物资。这些物资堆放在仓库里也明显有些年头,不过看着倒还算保管得不错,至少要用时不会有什么问题,杨晨便欣然地夸奖了田忠几句。
田忠表面上看着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欢喜模样,可眼神里却难掩紧张。这一点,杨晨或许没有发觉,可跟在身后的杨震却把他的神色看在了眼中。
在转悠完那些仓库后,杨晨他们终于来到了那四周有木栏围住,上面还加盖了顶棚的囤粮库前。他的目光只在那些堆积如山般的米堆上扫了几眼,便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来。
见他如此模样,一直都在小心观察其神色的蒋充就忍不住心里一阵揪紧,问道:“大人,可是瞧出了什么问题吗?”
“田大使,这仓中存粮到底是有多少哪?你可能给本官一个确切的数字吗?”杨晨却不理会蒋充,而是把目光转向了田忠。
田忠虽然早有准备,但此刻也难免紧张,迟疑了一下后,才回话道:“下官这两日才刚点算过库中粮食,应该在四百二十石左右吧。”
“哦?”杨晨的眉头却皱得更紧了,他看向了蒋充道:“若本官没有记错的话,县衙里的账册上可是记得分明,到今日,常平仓里该有六百多石粮食才是。怎么凭空就少了接近两百石哪?”说着又把目光盯向了田忠:“田大使,这个你能解释一下吗?”
“这个……”田忠神色更是发紧,只觉一阵口干舌燥,竟一时说不出话来。他不过是个仓库大使而已,无论胆子还是能力都有限得紧,当着县令大人的面,被他如此逼问,即便有所准备,此刻也难以辩解了。
蒋充一看就知道田忠慌了,赶紧代为解释道:“大人容禀,仓中粮食短缺是有原因的。”
“哦?却是什么原因?难道是被人借走了吗?”杨晨似笑非笑地看着蒋充:“可本官怎么就一无所知那?还有,只有在青黄不接时,才有人会向官府借粮,现在可正是秋收时哪。”
蒋充自然听出了杨晨话里的讥讽与不信任,但还是硬着头皮道:“当然不是大人所想的那样。其实这也是我们诸暨当地的气候所造成的弊端。适才大人就说了,将粮仓立于此处有诸多不利,这受潮便是其中之一。
“大人也知道这常平仓里的粮食是三年之储。三年前的粮食存放在如此潮湿的环境中,自然很容易发生霉变,进而影响到其他粮食的储存。所以仓中向来有个规矩,每过半月,就会翻检存粮。一旦发现有霉变的粮食,就会被清理出去。
“所以,虽然县衙账册上记载的是六百多石粮食,可实际数字是远不到此的。事实上的三年之储,应该只有两年才是。”
“竟还有这么一说吗?”杨晨看了一眼田忠:“此话可是真的?”
“是……是的。只是下官怕大人怪罪,这才没有如实上报,还望县尊大人恕罪哪!”田忠说着便跪了下来。
杨晨虽然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可在对方给出了这么个看似合理的理由后,也挑不出毛病来,只好道:“你且起来吧。今后这样的错误再不可犯,无论什么事情,都必须详实地禀报于我。”
“是,下官记下了。”田忠赶紧答应道,只觉全身都没了气力。若非身边有人搀扶,恐怕连起身都难了。
弄明白了这一点后,杨晨才来到那些米堆跟前,仔细地打量起来。明白他心思的杨震便上前一步,用一根中空的管子插进了米堆之中,用力一搅再一拔后,便带出了一管白米来让他检视。
杨晨看了看那白米的质地,这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米倒是不错。田大使看来还是挺上心的。”
“大人谬赞了。这是下官该做的。”田忠赶紧谦逊地道。
蒋充见状,才终于松了口气,看来这一关算是顺利度过了。但他却并未发现,杨震此刻正仔细端详着那些白花花的大米,微微簇着两道剑眉,似乎是发现了什么问题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