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釜底抽薪之策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天翼小说网 www.ty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五百八十三章 釜底抽薪之策
李世民于城中大宴三日贺辽东之役,新罗、百济遣使来贺,宴上新罗使者提出百济与高句丽素来一体,今虽有薄功,不过是将功补过,却功不抵过,当罚其一县之地,以偿新罗。
百济使者惊恐莫名,不敢反驳,实在是之前的做的太过。新罗使者见状,不免洋洋得意。
李世民没有表态,而是看着李诚笑问:“自成意下如何?”
李诚缓缓起身离席,走到新罗使者面前,新罗使者赶紧站起躬身施礼,李诚面无表情的看看他的脸:“脸不够大,我帮你修一修!”言罢抬手一巴掌狠狠的抽过去,新罗使者直接被抽的往后一倒,晕了过去。
刷,所有视线汇聚在李诚身上,所有人都没想到,李诚会有如此举动。
李诚根本就当一回事,朝李世民一抱手:“臣有罪,臣告退!”
李世民的脸色变得及其难看,别人根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那么在想什么呢?
皇帝的表情渐渐的朝愤怒的方向发展,李诚的背影消失的瞬间,李世民狠狠的一拍身前的桌子,震的酒杯乱跳:“竖子!”皇帝老子拂袖而去,宴席不欢而散。
不紧不慢的回到住所,弄点热水用原主人的大木桶泡个澡,完了往床上一躺,似乎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般的睡的很香。几个亲近的部曲本来是担心的不行,现在一看都安心了,该干啥干啥,家主这样子一准没事,皇帝不会找后账。
大清早的天刚蒙蒙亮,值下夜岗的牛二贵正在打瞌睡,听到有脚步声,嗖的一下眼睛睁开了。盯着门口没一会,棒棒棒,有人在敲门。
侧门打开一看,牛二贵吓的一哆嗦,皇帝老子的脸上挂着寒霜呢。
赶紧开门放进来,这是来算后账的么?牛二贵的腿有点软,靠着墙哆嗦。
李诚的生物钟很准时,这会已经起来了,在后院里梳洗中。听到脚步声也不回头:“李山,昨晚上没人祸害宅子里的下女吧?”
李山倒是想回答,被李世民用眼神给制止了。今非昔比,李山也知道皇帝老子惹不起。
噗,屁股上挨了一脚,李诚往前几步站稳,回头施礼:“罪臣……”
“闭嘴!有罪没罪朕心里明白!”李世民恼羞成怒。
李诚明白了,皇帝老子昨晚上回去才想明白的,所以才会有脚踹报复的一幕。
想明白什么呢?李诚不是担心功高不赏,而是另有原因。自诩大度的李世民,明白的晚了点,自然有点恼火,智商被压制的不爽集中爆发了。
“说吧,为何要抽那使者?”李世民还是很想知道答案,不然心里难受。
“就是觉得他脸太大,想抽他。陛下,臣觉得吧,对这些外藩使者,真不能太客气,不然都是一群蹬鼻子上脸的货色。”李诚笑眯眯的报上答案。
李世民听了摸着胡子稍稍沉吟,这话是听进去了。登基以来,为了体现天朝上国的气度,对外来的使者还是很照顾的。尤其是东边几个国家,新罗和东瀛是典型代表。
“陛下,臣拟在登州取缔外藩会馆。”李诚又来一招,李世民听着眉毛竖起来。竖子心眼太小了一点吧?天朝上国怎么就不能容人呢?但是一想昨晚上新罗使者的嘴脸,又觉得有道理。本来新罗就没出多少力气,已经分润了好处,还敢惦记人家百济。
看起来当初李诚坚持保留百济是正确的,不然半岛就这么一个国家,还真是难以制衡。尽管灭之不难,实际上大唐对于半岛的苦寒之地的兴趣真不是很大,如果不是高句丽虎视中原,而是安心在辽东龟缩,别说李世民了,前隋的杨广都不带动它的。
“朕知道了!”李世民竭力的想平静下来, 还是没忍住问:“自成为何如此苛待外藩之人?须知万国来朝,放显我大唐气象。”
“陛下,太史公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胡人也好,新罗人也罢,没好处谁会万水千山来大唐?长安胡人云集,须知胡人最远者可达数万里之外的欧罗巴。跑这么远来大唐,难不成是为大唐繁荣做贡献来了?”
一番话说的李世民脸色阴沉了下来,李诚当着没看见,继续道:“只有不论军事还是经济强盛的大唐,才是这世界的中心。才能吸引这世界哪怕是最遥远的国度的人来大唐求利。”
“竖子!”李世民丢下一句话,转身要走,李诚在身后道:“陛下,臣所虑者,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借口,伤及大唐的利益。”
年关渐近,大唐设安东都护府,以张亮为大总管,李世民则领三军班师。历史没有乱来,在李绩的建议下,李世民决定迁徙高句丽百姓至江淮,河南、江东两道,迁百姓一万户至辽东实边。归途至幽州,李治领褚遂良马周等辅臣迎驾,至此辽东战事毕。
李诚欲返登州,陛前请辞,李世民留之独对问:“迁辽东之民入河南、江东两道,朕深思后觉得多有不妥之处。”
李诚道:“陛下所虑者,豪强趁机兼并土地尔。可使御史多人巡视两道,微服而察之。有不法兼并土地者,杀之。或可效汉武帝之故计……”
李世民听了一摆手:“不可,汉武帝迁富户至长安,于今时不和也。”
李诚叹息道:“陛下欲徐徐图之,臣无计可施也。”
李世民道:“竖子,安敢欺朕?速速献策于陛前。”
这是要压制门阀世家的意思,李世民没有找到好办法,问计于李诚。
李诚有办法么?有是有的,问题是要论手腕,李诚怎么比的了皇帝老子呢?问题是李诚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李世民现在提问的问计的时机。判断一下大局,辽东战役结束后,李世民登泰山封禅的举动,已经无人能阻挡。
前隋杨广没有做到的事情,李世民达成了。汉以来丢失的辽东领土(乐浪郡)夺回来了不说,还直接被半岛拿了一半回来。这是何等伟业?这时候李世民要说比肩汉武帝,谁敢拦着?这时候李世民要登泰山封禅,谁敢拦着?
在这个大前提下,李世民打算借无人能抵挡的势头,对士族门阀进行新一轮的压制,这完全说的通。要知道,在此之前的李世民,是搞过《氏族志》的。在是理论武器!
“平衡之道,非臣所长。臣唯有一下策,陛下姑妄听之。”李诚想了想,还是觉得要说两句。李世民对收拾一点门阀世家,将来李治登基后就会轻松一点。
“说,朕听着呢。”李世民露出满意的笑容,李诚低声道:“科举之时,优先照顾寒门士子。朝廷需要新鲜血液,否则时日长了,底层士子上升通道便断绝了。”
“嗯,朕知道了,还有呢?”李世民是要榨干李诚的脑子了,李诚想了想道:“陛下,搞一次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普查吧。”
“人口普查?”李世民望文生义,反问道:“查隐户?”李诚点点头:“土地再多,也是要人来种的。朝廷可花三五年的时间,重点打击那些收藏隐户的豪强。”
如果李世民真的能搞好这一次人口普查,就算一小部分隐户没有查出来,对于整个大唐来说,好处还是很大的。问题是,这个事情并不好操作,朝廷上下反对的声音会很大。
李世民看着表情平静,实际上内心颇受震动,李诚献的可谓釜底抽薪之策。
李诚见他意动,低声道:“陛下,可重新设一个规则,不同的爵位可以拥有不同数量的部曲。超过这条线的,查一个办一个,千万不可手软啊。否则此计就是白费劲。”
李世民还在犹豫,要知道隐户的问题一直存在,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
隐户类似门阀豪强的家奴,他们附属在门阀之下生活,这些人是不交税的。土地兼并的过程中,不断的有百姓变成隐户或者是佃户,这样一来农业税将越来越少。要知道,唐朝是个农业过,农业税收是国家的主要收入来源。
中后期,唐朝开始了海贸,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国家的税收。但是总体来说,并没有多少改善,国家的财政依旧非常糟糕。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党政剧烈,藩镇割据。上哪去收税?
封建王朝的灭亡都有一个必然的因素,那就是财政破产。远的不说了,近代的清朝,橡胶风潮之后,最后一点家底子搭进去,国家财政破产,盛宣怀才动了铁路的心思,导致了保路运动的爆发。归根结底,就是国家财政破产。
每当一个朝代的国家财政破产了,距离灭亡也不远了。
贞观年间,门阀豪强的危害还没那么大,即便如此,李世民也在想方设法的搞他们。可见,门阀豪强对于国家的统治来说,存在着巨大的威胁。
李诚的人口普查这一招很厉害,但是执行起来难度太大。别的不说,这条政令能不能在三省六部的群相那里通过,最终形成政令都是个问题。就算形成了,也未必能得到执行。
这里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封建集权专制的另一个弊端——皇权不下乡!
第五百八十三章 釜底抽薪之策
李世民于城中大宴三日贺辽东之役,新罗、百济遣使来贺,宴上新罗使者提出百济与高句丽素来一体,今虽有薄功,不过是将功补过,却功不抵过,当罚其一县之地,以偿新罗。
百济使者惊恐莫名,不敢反驳,实在是之前的做的太过。新罗使者见状,不免洋洋得意。
李世民没有表态,而是看着李诚笑问:“自成意下如何?”
李诚缓缓起身离席,走到新罗使者面前,新罗使者赶紧站起躬身施礼,李诚面无表情的看看他的脸:“脸不够大,我帮你修一修!”言罢抬手一巴掌狠狠的抽过去,新罗使者直接被抽的往后一倒,晕了过去。
刷,所有视线汇聚在李诚身上,所有人都没想到,李诚会有如此举动。
李诚根本就当一回事,朝李世民一抱手:“臣有罪,臣告退!”
李世民的脸色变得及其难看,别人根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那么在想什么呢?
皇帝的表情渐渐的朝愤怒的方向发展,李诚的背影消失的瞬间,李世民狠狠的一拍身前的桌子,震的酒杯乱跳:“竖子!”皇帝老子拂袖而去,宴席不欢而散。
不紧不慢的回到住所,弄点热水用原主人的大木桶泡个澡,完了往床上一躺,似乎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般的睡的很香。几个亲近的部曲本来是担心的不行,现在一看都安心了,该干啥干啥,家主这样子一准没事,皇帝不会找后账。
大清早的天刚蒙蒙亮,值下夜岗的牛二贵正在打瞌睡,听到有脚步声,嗖的一下眼睛睁开了。盯着门口没一会,棒棒棒,有人在敲门。
侧门打开一看,牛二贵吓的一哆嗦,皇帝老子的脸上挂着寒霜呢。
赶紧开门放进来,这是来算后账的么?牛二贵的腿有点软,靠着墙哆嗦。
李诚的生物钟很准时,这会已经起来了,在后院里梳洗中。听到脚步声也不回头:“李山,昨晚上没人祸害宅子里的下女吧?”
李山倒是想回答,被李世民用眼神给制止了。今非昔比,李山也知道皇帝老子惹不起。
噗,屁股上挨了一脚,李诚往前几步站稳,回头施礼:“罪臣……”
“闭嘴!有罪没罪朕心里明白!”李世民恼羞成怒。
李诚明白了,皇帝老子昨晚上回去才想明白的,所以才会有脚踹报复的一幕。
想明白什么呢?李诚不是担心功高不赏,而是另有原因。自诩大度的李世民,明白的晚了点,自然有点恼火,智商被压制的不爽集中爆发了。
“说吧,为何要抽那使者?”李世民还是很想知道答案,不然心里难受。
“就是觉得他脸太大,想抽他。陛下,臣觉得吧,对这些外藩使者,真不能太客气,不然都是一群蹬鼻子上脸的货色。”李诚笑眯眯的报上答案。
李世民听了摸着胡子稍稍沉吟,这话是听进去了。登基以来,为了体现天朝上国的气度,对外来的使者还是很照顾的。尤其是东边几个国家,新罗和东瀛是典型代表。
“陛下,臣拟在登州取缔外藩会馆。”李诚又来一招,李世民听着眉毛竖起来。竖子心眼太小了一点吧?天朝上国怎么就不能容人呢?但是一想昨晚上新罗使者的嘴脸,又觉得有道理。本来新罗就没出多少力气,已经分润了好处,还敢惦记人家百济。
看起来当初李诚坚持保留百济是正确的,不然半岛就这么一个国家,还真是难以制衡。尽管灭之不难,实际上大唐对于半岛的苦寒之地的兴趣真不是很大,如果不是高句丽虎视中原,而是安心在辽东龟缩,别说李世民了,前隋的杨广都不带动它的。
“朕知道了!”李世民竭力的想平静下来, 还是没忍住问:“自成为何如此苛待外藩之人?须知万国来朝,放显我大唐气象。”
“陛下,太史公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胡人也好,新罗人也罢,没好处谁会万水千山来大唐?长安胡人云集,须知胡人最远者可达数万里之外的欧罗巴。跑这么远来大唐,难不成是为大唐繁荣做贡献来了?”
一番话说的李世民脸色阴沉了下来,李诚当着没看见,继续道:“只有不论军事还是经济强盛的大唐,才是这世界的中心。才能吸引这世界哪怕是最遥远的国度的人来大唐求利。”
“竖子!”李世民丢下一句话,转身要走,李诚在身后道:“陛下,臣所虑者,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借口,伤及大唐的利益。”
年关渐近,大唐设安东都护府,以张亮为大总管,李世民则领三军班师。历史没有乱来,在李绩的建议下,李世民决定迁徙高句丽百姓至江淮,河南、江东两道,迁百姓一万户至辽东实边。归途至幽州,李治领褚遂良马周等辅臣迎驾,至此辽东战事毕。
李诚欲返登州,陛前请辞,李世民留之独对问:“迁辽东之民入河南、江东两道,朕深思后觉得多有不妥之处。”
李诚道:“陛下所虑者,豪强趁机兼并土地尔。可使御史多人巡视两道,微服而察之。有不法兼并土地者,杀之。或可效汉武帝之故计……”
李世民听了一摆手:“不可,汉武帝迁富户至长安,于今时不和也。”
李诚叹息道:“陛下欲徐徐图之,臣无计可施也。”
李世民道:“竖子,安敢欺朕?速速献策于陛前。”
这是要压制门阀世家的意思,李世民没有找到好办法,问计于李诚。
李诚有办法么?有是有的,问题是要论手腕,李诚怎么比的了皇帝老子呢?问题是李诚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李世民现在提问的问计的时机。判断一下大局,辽东战役结束后,李世民登泰山封禅的举动,已经无人能阻挡。
前隋杨广没有做到的事情,李世民达成了。汉以来丢失的辽东领土(乐浪郡)夺回来了不说,还直接被半岛拿了一半回来。这是何等伟业?这时候李世民要说比肩汉武帝,谁敢拦着?这时候李世民要登泰山封禅,谁敢拦着?
在这个大前提下,李世民打算借无人能抵挡的势头,对士族门阀进行新一轮的压制,这完全说的通。要知道,在此之前的李世民,是搞过《氏族志》的。在是理论武器!
“平衡之道,非臣所长。臣唯有一下策,陛下姑妄听之。”李诚想了想,还是觉得要说两句。李世民对收拾一点门阀世家,将来李治登基后就会轻松一点。
“说,朕听着呢。”李世民露出满意的笑容,李诚低声道:“科举之时,优先照顾寒门士子。朝廷需要新鲜血液,否则时日长了,底层士子上升通道便断绝了。”
“嗯,朕知道了,还有呢?”李世民是要榨干李诚的脑子了,李诚想了想道:“陛下,搞一次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普查吧。”
“人口普查?”李世民望文生义,反问道:“查隐户?”李诚点点头:“土地再多,也是要人来种的。朝廷可花三五年的时间,重点打击那些收藏隐户的豪强。”
如果李世民真的能搞好这一次人口普查,就算一小部分隐户没有查出来,对于整个大唐来说,好处还是很大的。问题是,这个事情并不好操作,朝廷上下反对的声音会很大。
李世民看着表情平静,实际上内心颇受震动,李诚献的可谓釜底抽薪之策。
李诚见他意动,低声道:“陛下,可重新设一个规则,不同的爵位可以拥有不同数量的部曲。超过这条线的,查一个办一个,千万不可手软啊。否则此计就是白费劲。”
李世民还在犹豫,要知道隐户的问题一直存在,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
隐户类似门阀豪强的家奴,他们附属在门阀之下生活,这些人是不交税的。土地兼并的过程中,不断的有百姓变成隐户或者是佃户,这样一来农业税将越来越少。要知道,唐朝是个农业过,农业税收是国家的主要收入来源。
中后期,唐朝开始了海贸,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国家的税收。但是总体来说,并没有多少改善,国家的财政依旧非常糟糕。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党政剧烈,藩镇割据。上哪去收税?
封建王朝的灭亡都有一个必然的因素,那就是财政破产。远的不说了,近代的清朝,橡胶风潮之后,最后一点家底子搭进去,国家财政破产,盛宣怀才动了铁路的心思,导致了保路运动的爆发。归根结底,就是国家财政破产。
每当一个朝代的国家财政破产了,距离灭亡也不远了。
贞观年间,门阀豪强的危害还没那么大,即便如此,李世民也在想方设法的搞他们。可见,门阀豪强对于国家的统治来说,存在着巨大的威胁。
李诚的人口普查这一招很厉害,但是执行起来难度太大。别的不说,这条政令能不能在三省六部的群相那里通过,最终形成政令都是个问题。就算形成了,也未必能得到执行。
这里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封建集权专制的另一个弊端——皇权不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