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立新主,潞藩监国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天翼小说网 www.ty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当初弘光一行从南京仓皇出逃,在溧水失散后,马士英带贵州兵护卫邹太后前往浙江。
七月十二日时,狼狈不堪的一行人才至杭州,潞藩朱常淓以及在杭官员都去拜见。
这时,马士英等人已经得到皇帝到达芜湖的消息,随将希望寄托在皇帝能依靠黄得功等部之军扭转败局上,但马士英入城不久,阮大铖、朱大典等人便惶惶逃到杭州。
马士英随知黄得功兵败自杀,而皇帝亦被清庭俘虏,众人立马失去指望,心中悲切无助不已。
国不可一日无君,马士英身为首辅大学士,只得立马同在杭官员商议,请潞藩朱常淓就任监国。
七月十四日,皇帝北狩,为使潞藩监国名正言顺,杭州文武齐齐拜见邹太后,请命潞王监国。
邹太后亦知情势危机,随即发布懿旨给朱常淓:“尔亲为叔父,贤冠诸藩。昔宣庙东征,襄、郑监国,祖宪俱在,今可遵行。”
以太后的名义下懿旨,是为了让潞藩监国,更具合法性,但如今局势却同甲申之后,有天壤之别。
福藩登极时,富有江南半壁,五大强藩,是个美差,潞藩自然要去挣取,形成福潞之争,但如今两都俱陷,五十余万大军,或降清庭,或飞灰湮灭,形势不可同日而语,皇位以成荡手山芋。
潞藩得了太后懿旨,却没有丝毫喜悦,反而甚为恐惧,害怕就任监国后,将成为清军的重点打击目标,引得多铎发大兵来攻。
自古王朝倾覆,大臣降之,依旧可得高官厚禄,然而君王却没有投降的道理,即便降了也不得善终。
潞藩正是担心这些点,随拒不接受太后懿旨。
福潞之争时,东林之人群起拥潞,借口便是潞藩贤,而福藩荒淫,时至今日,弘光帝确非雄主,甚至可称昏聩,然潞藩也未见贤于何处。
潞藩拒不受旨,坚辞监国之位,令太后与诸大臣大惊,只得拥入府中相劝。
时,大臣跪于外,太后于内相见,泪流不止,反复劝说,潞藩才勉强接受懿旨,登监国之位。
七月十五日,在潞藩就任后仅一日,王威护左懋第、陈子龙等人乘船先至杭州。
时诸臣朝见潞藩以毕,潞藩会同马士英、朱大典、阮大铖、袁宏勋、赵秉贞等大臣拜见邹太后,谢恩!
忽有人报之,兵部左侍郎左懋第携军民至杭,潞藩闻之,随连忙命人招之来相见。
不多时,左懋第、陈子龙、王威,未来得及更衣洗漱,便被带入殿来,先拜太后,再拜监国,最后又同一众大臣微微见礼,而后与诸臣并立。
“诸卿,从何至杭?带来多少兵马?”潞藩观三人风尘仆仆,特别是王威身上铠甲,尽然还带着乌黑了的丝丝血迹,不禁开口问出他最关心的问题。
“启禀监国!”左懋第闻声行礼道:“臣等自扬州携军三千,民近万,乘战船六百艘,自海路赴杭。”
潞藩听闻只有三千人马,心中不由得一阵失望,没来由的没了再谈的兴趣,随开口道:“诸卿既然远来,一路风尘,那就先去歇息吧!”
阮大铖等人听左懋第之言,却是脸色一变,随立马出列道:“监国且慢,臣有话要问左大人。”
援扬大军齐聚镇江时,阮大铖是明军主帅,自然同三人相熟,他原本以为水师尽没于镇江之役,没想到还能见到三人。
起初,阮大铖只是以为三人突围成功,自长江东下入海而来,可左懋第说他们来自扬州,他却不由得心中一惊。
“左大人言来自扬州,却是为何?”阮大铖问道。
左懋第还要请求杭州发兵接应王彦,自然不想退下去休息,本要请奏,现在阮大铖突然阻止,并相问,他正好先将事情的经过讲出来,随微微作揖道:“监国与诸位臣公有所不知,王将军大破八万围扬清军,已解扬州之围,并携军民三十万南渡!臣同王将军自长江口分别,先行入杭,请求援兵接应军民南下。”
“什么?”诸位臣公闻言大喜,纷纷惊呼道:“王士衡破虏南下呢?”
王彦独守扬州两月,本就名声在外,现在诸人听他不仅解围,还大败八万清兵,顿时震惊不已。
这其中,阮大铖无疑是最惊讶之人,他近四十万大军集结于镇江,为了解扬之围,结果被清军打得烟消云散。如今王彦却自己杀出了重围,还带着三十万军民南渡,他心中既高兴,却又十分不是滋味。
这时,左懋第见众人之态,随将他败退到长江口,夏完淳谏言,王彦用计,金声诈降,斩准塔,连破清兵四大营,李率泰万余人马北逃徐州等事,一一道来。
太后同潞藩以及诸臣听完其中的跌宕起伏,感受这扬州城下的那一场大战,心情不禁随之起伏,又深感王彦的大义和用兵之才。
潞藩自夺位失败后,便很少关心家国之事,但也听说过独守扬州的王士衡,现在经过左懋第的叙说,原本了无兴趣的他,不禁再次问道:“王将军南下,带来多少兵马?”
“战将数十员,精兵三万!”左懋第答道。
潞藩听闻后,心中不禁立马大喜:“哈哈~此天降大兵,助本王守住祖宗基业也!”
杭州兵力单薄,这正是潞藩不愿意接受监国之位的原因之一,现在突然有一支能抗住多铎三十万大军的强军入杭,潞藩顿时便觉得身下宝座,安稳起来。
左懋第见此隧道:“启禀监国,如今多铎引十万兵,正欲追杀王将军之兵,王将军不愿弃民南下,还请监国发兵接应军民入杭。”
刚刚还欣喜的潞藩,听闻有十万清兵,尾随而来,不禁心里一颤,显得有些惊慌道:“十万北虏,也将兵临城下呼?”
左懋第欲求兵接应王彦,潞藩却惊惧多铎之兵,他不禁有些无言。
一旁的陈子龙见此,微微皱眉,出列道:“启禀监国,杭州乃南宋行在,东南大城,雄俊不输于扬州,只要王士衡之兵入杭,以其善守之名,多铎必然不敢窥伺杭州!”
“对对对!”潞藩闻言,勉强镇定下来,“昔日多铎三十万大军不能破扬,今只来十万,必然不能攻下杭州。”
“正是如此!”左懋第隧道:“臣请监国速发大兵接应王将军入城!”
“那就让方国安引兵去接应吧!”潞藩正了正身道。
“臣亦愿接应!”王威行礼道。
“准!”潞藩挥手道。
当下,众人遂一一散去。
从殿中退去,诸大臣先行,马士英同阮大铖行于后,阮大铖见马士英并不因为杭州将得一只强兵护卫而欣喜,反而脸色十分难看,随开口道:“马辅可是为王士衡入杭之事而不快?”
马士英见左右无人,随回道:“王士衡名动华夏,威望甚高,他若至杭,吾等如何处之?”
阮大铖闻言,脸色一变,遂不再言。
(感谢猫锵锵的打赏,感谢各位书友的推荐和评论。)
当初弘光一行从南京仓皇出逃,在溧水失散后,马士英带贵州兵护卫邹太后前往浙江。
七月十二日时,狼狈不堪的一行人才至杭州,潞藩朱常淓以及在杭官员都去拜见。
这时,马士英等人已经得到皇帝到达芜湖的消息,随将希望寄托在皇帝能依靠黄得功等部之军扭转败局上,但马士英入城不久,阮大铖、朱大典等人便惶惶逃到杭州。
马士英随知黄得功兵败自杀,而皇帝亦被清庭俘虏,众人立马失去指望,心中悲切无助不已。
国不可一日无君,马士英身为首辅大学士,只得立马同在杭官员商议,请潞藩朱常淓就任监国。
七月十四日,皇帝北狩,为使潞藩监国名正言顺,杭州文武齐齐拜见邹太后,请命潞王监国。
邹太后亦知情势危机,随即发布懿旨给朱常淓:“尔亲为叔父,贤冠诸藩。昔宣庙东征,襄、郑监国,祖宪俱在,今可遵行。”
以太后的名义下懿旨,是为了让潞藩监国,更具合法性,但如今局势却同甲申之后,有天壤之别。
福藩登极时,富有江南半壁,五大强藩,是个美差,潞藩自然要去挣取,形成福潞之争,但如今两都俱陷,五十余万大军,或降清庭,或飞灰湮灭,形势不可同日而语,皇位以成荡手山芋。
潞藩得了太后懿旨,却没有丝毫喜悦,反而甚为恐惧,害怕就任监国后,将成为清军的重点打击目标,引得多铎发大兵来攻。
自古王朝倾覆,大臣降之,依旧可得高官厚禄,然而君王却没有投降的道理,即便降了也不得善终。
潞藩正是担心这些点,随拒不接受太后懿旨。
福潞之争时,东林之人群起拥潞,借口便是潞藩贤,而福藩荒淫,时至今日,弘光帝确非雄主,甚至可称昏聩,然潞藩也未见贤于何处。
潞藩拒不受旨,坚辞监国之位,令太后与诸大臣大惊,只得拥入府中相劝。
时,大臣跪于外,太后于内相见,泪流不止,反复劝说,潞藩才勉强接受懿旨,登监国之位。
七月十五日,在潞藩就任后仅一日,王威护左懋第、陈子龙等人乘船先至杭州。
时诸臣朝见潞藩以毕,潞藩会同马士英、朱大典、阮大铖、袁宏勋、赵秉贞等大臣拜见邹太后,谢恩!
忽有人报之,兵部左侍郎左懋第携军民至杭,潞藩闻之,随连忙命人招之来相见。
不多时,左懋第、陈子龙、王威,未来得及更衣洗漱,便被带入殿来,先拜太后,再拜监国,最后又同一众大臣微微见礼,而后与诸臣并立。
“诸卿,从何至杭?带来多少兵马?”潞藩观三人风尘仆仆,特别是王威身上铠甲,尽然还带着乌黑了的丝丝血迹,不禁开口问出他最关心的问题。
“启禀监国!”左懋第闻声行礼道:“臣等自扬州携军三千,民近万,乘战船六百艘,自海路赴杭。”
潞藩听闻只有三千人马,心中不由得一阵失望,没来由的没了再谈的兴趣,随开口道:“诸卿既然远来,一路风尘,那就先去歇息吧!”
阮大铖等人听左懋第之言,却是脸色一变,随立马出列道:“监国且慢,臣有话要问左大人。”
援扬大军齐聚镇江时,阮大铖是明军主帅,自然同三人相熟,他原本以为水师尽没于镇江之役,没想到还能见到三人。
起初,阮大铖只是以为三人突围成功,自长江东下入海而来,可左懋第说他们来自扬州,他却不由得心中一惊。
“左大人言来自扬州,却是为何?”阮大铖问道。
左懋第还要请求杭州发兵接应王彦,自然不想退下去休息,本要请奏,现在阮大铖突然阻止,并相问,他正好先将事情的经过讲出来,随微微作揖道:“监国与诸位臣公有所不知,王将军大破八万围扬清军,已解扬州之围,并携军民三十万南渡!臣同王将军自长江口分别,先行入杭,请求援兵接应军民南下。”
“什么?”诸位臣公闻言大喜,纷纷惊呼道:“王士衡破虏南下呢?”
王彦独守扬州两月,本就名声在外,现在诸人听他不仅解围,还大败八万清兵,顿时震惊不已。
这其中,阮大铖无疑是最惊讶之人,他近四十万大军集结于镇江,为了解扬之围,结果被清军打得烟消云散。如今王彦却自己杀出了重围,还带着三十万军民南渡,他心中既高兴,却又十分不是滋味。
这时,左懋第见众人之态,随将他败退到长江口,夏完淳谏言,王彦用计,金声诈降,斩准塔,连破清兵四大营,李率泰万余人马北逃徐州等事,一一道来。
太后同潞藩以及诸臣听完其中的跌宕起伏,感受这扬州城下的那一场大战,心情不禁随之起伏,又深感王彦的大义和用兵之才。
潞藩自夺位失败后,便很少关心家国之事,但也听说过独守扬州的王士衡,现在经过左懋第的叙说,原本了无兴趣的他,不禁再次问道:“王将军南下,带来多少兵马?”
“战将数十员,精兵三万!”左懋第答道。
潞藩听闻后,心中不禁立马大喜:“哈哈~此天降大兵,助本王守住祖宗基业也!”
杭州兵力单薄,这正是潞藩不愿意接受监国之位的原因之一,现在突然有一支能抗住多铎三十万大军的强军入杭,潞藩顿时便觉得身下宝座,安稳起来。
左懋第见此隧道:“启禀监国,如今多铎引十万兵,正欲追杀王将军之兵,王将军不愿弃民南下,还请监国发兵接应军民入杭。”
刚刚还欣喜的潞藩,听闻有十万清兵,尾随而来,不禁心里一颤,显得有些惊慌道:“十万北虏,也将兵临城下呼?”
左懋第欲求兵接应王彦,潞藩却惊惧多铎之兵,他不禁有些无言。
一旁的陈子龙见此,微微皱眉,出列道:“启禀监国,杭州乃南宋行在,东南大城,雄俊不输于扬州,只要王士衡之兵入杭,以其善守之名,多铎必然不敢窥伺杭州!”
“对对对!”潞藩闻言,勉强镇定下来,“昔日多铎三十万大军不能破扬,今只来十万,必然不能攻下杭州。”
“正是如此!”左懋第隧道:“臣请监国速发大兵接应王将军入城!”
“那就让方国安引兵去接应吧!”潞藩正了正身道。
“臣亦愿接应!”王威行礼道。
“准!”潞藩挥手道。
当下,众人遂一一散去。
从殿中退去,诸大臣先行,马士英同阮大铖行于后,阮大铖见马士英并不因为杭州将得一只强兵护卫而欣喜,反而脸色十分难看,随开口道:“马辅可是为王士衡入杭之事而不快?”
马士英见左右无人,随回道:“王士衡名动华夏,威望甚高,他若至杭,吾等如何处之?”
阮大铖闻言,脸色一变,遂不再言。
(感谢猫锵锵的打赏,感谢各位书友的推荐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