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来临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天翼小说网 www.ty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风将一片薄云带到月亮的的近旁,薄纱似地掩了一层,衬得圆月仿若一枚璀璨的珍珠。许宣双手撑着屋顶坐着,屁股下垫着刚买的书籍,偶尔抬眼望过去,觉得这时候连月亮似乎也比后世的要大、要圆。远一些的地方,大户人家的院墙里一篷桂树的叶子探出院墙,月光下,风摇影动,珊然可爱。正是桂花开的时节,夜色深沉,花香也浓郁了几分。
“走着看罢……”许宣收回目光,将头摆了摆:“真香。”
对于这个世界,许宣原先的状态多少有几分游离,等到如今正式涉足进去,他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准备好。不过,很多事情常常是无法事先准备的,事已至此,他也不是一个完美主义者,需要将一切都准备妥当才能前行。
“院试不远了,汉文你去试试罢。”方元夫看了一眼被许宣垫坐着的书籍:“有个功名在身,很多时候会比较方便。”他说着指了指自己,朝许宣露出一个笑容。
要说起科举制度,并非自明朝起,但是明代的科举却特色鲜明。李唐赵宋的时候,虽说科举也有,但是常常一科只取几十人。明朝自洪武年间年起开科举,实行扩招,这下子读书、做官难度就低了很多。也是在这个基础上,明朝文官势力庞大起来。
考试分为三级,方元夫说的院试,便是第一级。参加考试的叫做童生,虽然有个“童”字,但并不是小孩子的意思,事实上七八十岁的童生也是有的。考过了院试,便有机会成为秀才,如方元夫这般有着秀才方巾的读书人。但是院试的成绩分六等,只有考到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称号。所以秀才并不好考,特别是在徽州府这边,因为条件好,有重视教育的缘故,每一场考试都很惨烈。
“考上了秀才每天有一升米,每月有一两银子廪膳……很不错的。”许宣笑着说道。
方元夫闻言点点头:“还可以免徭役,见官不跪。”
两人这般说完,互相对视一眼,随后便一起笑起来。方元夫边笑边拿手指了指许宣:“你啊……呵。”摇摇头。
气氛有些轻快。许宣收回笑容,看了一眼方元夫,心中多少有几分惊讶。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在许宣原本的印象里,大抵都是有些保守和僵化的。儒学千年下来,经过一些有心人的改造,去掉了一些寻常生活中哲理层面的东西,添加了很多条条框框。在明代,某种教条式的理念更有些登峰造极。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代之后,关于读书的目的,在大街上随便扯个书生问一问,十有**大抵都是这般回答。事实当然不会这么纯粹的,如今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大明朝,秀才是统治阶级的基层单位,说到底,读书其实未必就没有被人某种晋升工具的意味。
但即便真的是要图那些福利,向许宣和方元夫这般直接就说出来的,也是少数。
又这般闲聊了片刻,话题比较宽泛。很多时候在开始两人一起说着,到了后来就是许宣在说,方元夫在听,目光满满的都是疑惑。
那颗星虽然亮着,但是很可能它已经消失了,至于为什么,反正说起来会很麻烦啦。巴拉巴拉。天圆地方是不对的。跳蚤要若像人这么大,可以跳到月亮上去。许宣常常是说了个开头,偶尔会解释两句,但大部分时候都是一带而过,横竖……不负责任的很。
方元夫的思维被他带着满世界乱跑,前一刻还停留在“船总是先看到桅杆,才看到船身”的问题上,隐约觉得抓住了什么,不等他再细想,那边许宣又开始说着“月有阴晴圆缺”的问题,反正到了后来,他的脑袋晕乎乎的,有些乱。
毕竟知识储备的层次相差太远,即便后世一个孩子的知识水准,在有些方面放到如今欺负一下古人,也都是没有问题的。许宣一面说着,心中也有些惊讶,相较于这个时代其他的读书人来说,方元夫的眼界算得上极为开阔的。更为难得的是,他对事情的态度……若是在其他书生那里,许宣说起这些难免会博来一些嘲讽,严重一些的,也许还会说他妖言惑众。但方元夫只是听,有时候看他的表情,显然是在思考……有些想不通,有些大概持保留态度,但无论如何脸上都是很感兴趣的表情。
他和原先的朋友断了来往,或许不仅仅是习武的缘故吧?许宣这般想着。
秋天夜晚有些凉,先前倒不觉得什么,如今坐得久了,这种感觉就很明显了。不知道过了多久方元夫顶着恍惚了很久的脑袋,站起来吸口气,拍了拍手。
“汉文,我们下去罢!”
“呃……有点高……”话说道这里,突然一声惊呼:“啊……呃。”
片刻之后,许宣再一次踏在坚实的地面上。不远处有人家的狗受了惊扰,猛然吠了起来。一犬吠人,百犬吠声。七零八落的,附近很多人家的狗都醒了过来,随后便热闹了。
许宣在此起彼伏狗吠声中,有些不好意思地拍拍脑袋。
回到家之后,许宣草草地洗漱一番,在床上躺下的时候,免不了将一日的事情在脑海中串一串。对于有些环节可能引发的不利,做一些评估和权衡。但是到底是累了,很多思绪还没有理清楚,人便已沉沉睡过去。
窗外偶尔拂过一阵风,将灯火吹灭。
第二天晨起,煮粥的时候,许宣在屋内翻了会儿书,书是昨晚在书行里买的,后来在屋顶上垫着坐的时候弄皱了一些。都四书五经之类,枯燥一点也没什么,前世枯燥的会议经历得多了,耐着性子也能一字一句地读下去。
到底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还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呢?貌似前世就挺有争议的。
算了,跳过,不管了。
“哗啦啦……”
一面翻,脑中一面琢磨,若是有时间的话倒是可以花些功夫给一些书籍添些标点符号之类的。然后又觉得恐怕不大靠谱,这文言文精炼得很。动不动就呜呼、悲夫、痛乎,到头来,一张纸上实际的内容还没有标点符号多。到那时候恐怕真有人跳出来痛乎哀哉。何况,也已经有句读了。
不过,拿来自己看倒无所谓了。
四书五经这种东西不管现实意义如何,要是读进去的话,内涵肯定是有的。不过,真正到了每个人手上,却又要看发挥。
比如后世读书的时候会常常会有这样的怪事:“某某为什么要在某一段某一句用某一个词?“每次见着这样的题目,许宣往往都会忍不住翻白眼。这我怎么可能会知道?
也可能孔老夫子当年不过是随意吐槽的。
晨光还比较熹微,许宣将点了根蜡烛,横竖现在是有钱人,他觉得没有节俭的必要。就着火光描些簮花小楷,倒是有些灯火寒窗的味道。随后又换了几种字体,前世他其实也喜欢用毛笔写字,书法天赋一般,不过如果是单纯的模仿,惟妙惟肖也许做不到,但也是能入眼的。当然,那都纯粹是兴趣使然,如今眼看着要将兴趣当饭吃,就不免心情复杂。
原本他是决定模仿一下原本许宣的字迹,后来翻了他的一些手札之类,就果断放弃这个想法……难度太大了!当然不是因为写得多好,而是实在是……每当这个时候多少有些怀疑他到底是如何读的书。然后就决定还是随意点罢,以后日子长了,若总是委曲求全不是办法,也难免没意思。还是自然而然做自己比较好。
断断续续写着,随后拿远了瞧一瞧。
嗯,真好看!
“轰隆……”
这这般想着的时候,院门被粗暴地推开……
许宣面色一怔,毛笔因为被仓促地握紧,在纸页上带出一条不规则的弧线……
“许宣,爷爷和二哥来了……速速滚出来!”
蛮横的声音在庭院中响起。
风将一片薄云带到月亮的的近旁,薄纱似地掩了一层,衬得圆月仿若一枚璀璨的珍珠。许宣双手撑着屋顶坐着,屁股下垫着刚买的书籍,偶尔抬眼望过去,觉得这时候连月亮似乎也比后世的要大、要圆。远一些的地方,大户人家的院墙里一篷桂树的叶子探出院墙,月光下,风摇影动,珊然可爱。正是桂花开的时节,夜色深沉,花香也浓郁了几分。
“走着看罢……”许宣收回目光,将头摆了摆:“真香。”
对于这个世界,许宣原先的状态多少有几分游离,等到如今正式涉足进去,他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准备好。不过,很多事情常常是无法事先准备的,事已至此,他也不是一个完美主义者,需要将一切都准备妥当才能前行。
“院试不远了,汉文你去试试罢。”方元夫看了一眼被许宣垫坐着的书籍:“有个功名在身,很多时候会比较方便。”他说着指了指自己,朝许宣露出一个笑容。
要说起科举制度,并非自明朝起,但是明代的科举却特色鲜明。李唐赵宋的时候,虽说科举也有,但是常常一科只取几十人。明朝自洪武年间年起开科举,实行扩招,这下子读书、做官难度就低了很多。也是在这个基础上,明朝文官势力庞大起来。
考试分为三级,方元夫说的院试,便是第一级。参加考试的叫做童生,虽然有个“童”字,但并不是小孩子的意思,事实上七八十岁的童生也是有的。考过了院试,便有机会成为秀才,如方元夫这般有着秀才方巾的读书人。但是院试的成绩分六等,只有考到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称号。所以秀才并不好考,特别是在徽州府这边,因为条件好,有重视教育的缘故,每一场考试都很惨烈。
“考上了秀才每天有一升米,每月有一两银子廪膳……很不错的。”许宣笑着说道。
方元夫闻言点点头:“还可以免徭役,见官不跪。”
两人这般说完,互相对视一眼,随后便一起笑起来。方元夫边笑边拿手指了指许宣:“你啊……呵。”摇摇头。
气氛有些轻快。许宣收回笑容,看了一眼方元夫,心中多少有几分惊讶。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在许宣原本的印象里,大抵都是有些保守和僵化的。儒学千年下来,经过一些有心人的改造,去掉了一些寻常生活中哲理层面的东西,添加了很多条条框框。在明代,某种教条式的理念更有些登峰造极。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代之后,关于读书的目的,在大街上随便扯个书生问一问,十有**大抵都是这般回答。事实当然不会这么纯粹的,如今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大明朝,秀才是统治阶级的基层单位,说到底,读书其实未必就没有被人某种晋升工具的意味。
但即便真的是要图那些福利,向许宣和方元夫这般直接就说出来的,也是少数。
又这般闲聊了片刻,话题比较宽泛。很多时候在开始两人一起说着,到了后来就是许宣在说,方元夫在听,目光满满的都是疑惑。
那颗星虽然亮着,但是很可能它已经消失了,至于为什么,反正说起来会很麻烦啦。巴拉巴拉。天圆地方是不对的。跳蚤要若像人这么大,可以跳到月亮上去。许宣常常是说了个开头,偶尔会解释两句,但大部分时候都是一带而过,横竖……不负责任的很。
方元夫的思维被他带着满世界乱跑,前一刻还停留在“船总是先看到桅杆,才看到船身”的问题上,隐约觉得抓住了什么,不等他再细想,那边许宣又开始说着“月有阴晴圆缺”的问题,反正到了后来,他的脑袋晕乎乎的,有些乱。
毕竟知识储备的层次相差太远,即便后世一个孩子的知识水准,在有些方面放到如今欺负一下古人,也都是没有问题的。许宣一面说着,心中也有些惊讶,相较于这个时代其他的读书人来说,方元夫的眼界算得上极为开阔的。更为难得的是,他对事情的态度……若是在其他书生那里,许宣说起这些难免会博来一些嘲讽,严重一些的,也许还会说他妖言惑众。但方元夫只是听,有时候看他的表情,显然是在思考……有些想不通,有些大概持保留态度,但无论如何脸上都是很感兴趣的表情。
他和原先的朋友断了来往,或许不仅仅是习武的缘故吧?许宣这般想着。
秋天夜晚有些凉,先前倒不觉得什么,如今坐得久了,这种感觉就很明显了。不知道过了多久方元夫顶着恍惚了很久的脑袋,站起来吸口气,拍了拍手。
“汉文,我们下去罢!”
“呃……有点高……”话说道这里,突然一声惊呼:“啊……呃。”
片刻之后,许宣再一次踏在坚实的地面上。不远处有人家的狗受了惊扰,猛然吠了起来。一犬吠人,百犬吠声。七零八落的,附近很多人家的狗都醒了过来,随后便热闹了。
许宣在此起彼伏狗吠声中,有些不好意思地拍拍脑袋。
回到家之后,许宣草草地洗漱一番,在床上躺下的时候,免不了将一日的事情在脑海中串一串。对于有些环节可能引发的不利,做一些评估和权衡。但是到底是累了,很多思绪还没有理清楚,人便已沉沉睡过去。
窗外偶尔拂过一阵风,将灯火吹灭。
第二天晨起,煮粥的时候,许宣在屋内翻了会儿书,书是昨晚在书行里买的,后来在屋顶上垫着坐的时候弄皱了一些。都四书五经之类,枯燥一点也没什么,前世枯燥的会议经历得多了,耐着性子也能一字一句地读下去。
到底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还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呢?貌似前世就挺有争议的。
算了,跳过,不管了。
“哗啦啦……”
一面翻,脑中一面琢磨,若是有时间的话倒是可以花些功夫给一些书籍添些标点符号之类的。然后又觉得恐怕不大靠谱,这文言文精炼得很。动不动就呜呼、悲夫、痛乎,到头来,一张纸上实际的内容还没有标点符号多。到那时候恐怕真有人跳出来痛乎哀哉。何况,也已经有句读了。
不过,拿来自己看倒无所谓了。
四书五经这种东西不管现实意义如何,要是读进去的话,内涵肯定是有的。不过,真正到了每个人手上,却又要看发挥。
比如后世读书的时候会常常会有这样的怪事:“某某为什么要在某一段某一句用某一个词?“每次见着这样的题目,许宣往往都会忍不住翻白眼。这我怎么可能会知道?
也可能孔老夫子当年不过是随意吐槽的。
晨光还比较熹微,许宣将点了根蜡烛,横竖现在是有钱人,他觉得没有节俭的必要。就着火光描些簮花小楷,倒是有些灯火寒窗的味道。随后又换了几种字体,前世他其实也喜欢用毛笔写字,书法天赋一般,不过如果是单纯的模仿,惟妙惟肖也许做不到,但也是能入眼的。当然,那都纯粹是兴趣使然,如今眼看着要将兴趣当饭吃,就不免心情复杂。
原本他是决定模仿一下原本许宣的字迹,后来翻了他的一些手札之类,就果断放弃这个想法……难度太大了!当然不是因为写得多好,而是实在是……每当这个时候多少有些怀疑他到底是如何读的书。然后就决定还是随意点罢,以后日子长了,若总是委曲求全不是办法,也难免没意思。还是自然而然做自己比较好。
断断续续写着,随后拿远了瞧一瞧。
嗯,真好看!
“轰隆……”
这这般想着的时候,院门被粗暴地推开……
许宣面色一怔,毛笔因为被仓促地握紧,在纸页上带出一条不规则的弧线……
“许宣,爷爷和二哥来了……速速滚出来!”
蛮横的声音在庭院中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