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金殿论亲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天翼小说网 www.ty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文三姑娘的话点燃文老爷的希冀,文老爷这就要去雇轿子,两个人动身。三姑娘出着神儿:“叔父请先往席丞相府上说话,哪怕他老奸巨猾,也不能在一位殿下的事情上无动于衷。我后面来,在宫门候你。”
抿抿唇:“叔父,我直到等你到来。”嗓音在这里更缓,让房中光阴几若静止不动:“如果不能挽救,这可是皇上登基后的本朝头一位亲王殿下出事情……”
文老爷和她齐齐打个寒噤,脑海里出现文家受到牵连的情形。他们在外省,并不是韩正经养在京中姨妈家里,对定边郡王一族还存留的亲戚待遇了然于心。天高皇帝远的,纵然皇帝不再追究,地方官小吏等侮辱嘴脸也不能尽看。
文老爷一跳起来:“老三,你后面来,我先走了。你放心,是求是拜我都肯。他要是懒得动,背我也背他进宫。”
面圣大事,三姑娘留房中梳洗打扮。不管安王占不占理,半夜当街无视律法仗剑意欲杀人,以亲王身份毁名誉,先就是获罪的事情。三姑娘洗去妆容,不敢着好衣裳,以待罪的妆束把自己收拾好,让家人雇了轿子往宫门。
……
金殿从来是起风云的地方,但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让皇帝窒息。他在和安王对过几句嘴上的气话,不管以皇帝还是父亲的身份都能压得安王抬不起头后,冰寒从手足生出,沿着四肢延爬到百骸直到把他撞的坐回龙椅中。
事情一出来,先想到的是与社稷江山的关系,愤怒而出责问太子的话语:“当街持剑杀人,眼里没有王法,这和造反有什么不同?”想到是他的儿子以后,给了皇帝重重一击。
祸起萧墙就在眼前,让皇帝想到他登基以前,太上皇对他说的话。
太上皇在福王乱中,和太后被围宫中险些丧命。太上皇气的发作定边郡王的精神头儿也没有,但还能固守一片心思,不愿意尽数杀戮,故而把皇位传承,由皇帝在那一年平乱后登基,由皇帝在那一年处置定边等人。
“天下太平,俱是江山百姓。一时性起,俱是暴徒流民。”
皇帝没有诛九族,与太上皇的话有关,也和皇帝本人生于太平世道,没有过多的杀戮之心有关。
久久注视一双儿子,皇帝觉得自己那四海称颂的仁德有梦碎之感。这兄弟俩个都让他疑心大作。
安王,初出宫有自己的府第,涉及政事不过三年,并没有出人头地的举动,也没有天下称颂的品德,他就敢和太子比权势。攀比权势永远无边,他下一步是不是和自己攀比?
而坏弟弟衬出好兄长?让皇帝也不能安心。把兄弟衬成坏蛋,太子你的容人之心在哪里?
在他眼前不断出现齐王大婚那夜,京中死了一个中毒的京官。是夜,安王府中的姬妾让拿……安王府中最近死人不断,和他昨夜当着顺天府、京都护卫、刑部等人的面还要杀人……一波新的风云在皇帝面前有展开之势。
皇帝不能忍的时候,怒骂出来:“十一你要多大权势才觉得知足!”又怒眸太子冷笑:“好兄长下面,自然是坏弟弟。”
太子跪了下来。
他自知解释不清,才让人一早去请席丞相。在皇帝气头上,他也不敢分辨。在他手中权势远大过安王的时候,安王想当然是个坏蛋这话皇帝想得到。此时看似一边倒儿的局面,由顺天府、镇南王、刑部共同作证安王当街行凶,可不就是个一边倒儿的局面。这与一边倒儿的权势怎么分得开?
太子垂下头一言不发,不管他说什么,都将更激怒皇帝才是。
安王觉得这是个机会,拼命的想要说几句切中要害的话来解释他府中最近情形为异常。但鉴于他自以为府中固若金汤,没有想到逃出姬人。事先没有准备好回话。
让关押半夜本应是个喘气整理的钟点,他却在太子府上就担惊受怕去了。要真的才高八斗,三年参政早就会有出类拔萃的名声出来。既然没有,只寻思害人,不过如此而已。
见到皇帝后又连哭带诉半个时辰,话说得干净,这会儿搜寻枯肠也没有得力的言词。
急出一头的汗水,下立心思把这事闹大和太子一拼到底也罢时,太监的回话也进来:“丞相席连讳求见。”
皇帝没有家事,觉得席连讳来的正是时候,比他一个人愁闷的好。沉声道:“宣。”
……
跌跌撞撞的身影因过于肥胖,东一歪西一斜,看得人担心不已。在殿室深深中好似一叶颠簸于汪洋大海的小舟闯进来。
气喘吁吁没有等到拜到就凄厉叫嚷,浑然顾不得金殿不是能喧哗的地方。
“皇上息怒,您的事情就是国事,万万不能随意处置,老臣能分担的老臣分担,老臣不能分担的百官分担,事涉殿下,天下人看着呢,万万不能草草啊……”
皇帝没有问他罪的心,而是鼻子一酸流下几滴泪水。想想两个逆子要有半分看着“天下人”的心,也就不会闹到这种地步。反而不如席丞相贴心周全。
看着那身子不好的人拉风箱似的喘息着,东倒西歪地打算拜下来。皇帝抬抬手,借机在大袖子后面把泪水揩去:“平身吧赐座,扶着些儿,老丞相身子骨儿不好,快取苏合香酒来给他。传太医殿外候着。”
几个太监把席连讳扶起,屁股刚挨椅子,席连讳迫不及待说起来:“这是旁人眼里棘手而又能招罪的事情,但老臣食君俸禄不能敷衍,因此闻信赶来,病体不能礼节端正,还请皇上恕罪。”
“你来的正好,你不来,朕也要宣你进宫。”皇帝想袁训虽能打仗,柳至虽能缉拿,独在太子也在的这事情里,能离多远就多远。稍不防备就做能点儿手脚,皇帝可不愿意让人愚弄。独席丞相是说这话的好人选。
太监把药酒送上,席连讳喝上一口感觉好上许多,絮絮叨叨的说了起来。
“老臣在路上想好,您生气安王爷呢,也不能由着气头儿上发落。您偏心呢,也不能过于偏袒。这事要从长计议,从长计议……”
安王听到这里心里一松,知道在这位老丞相的“保驾”之下,性命上没有问题。
皇族中争斗随时无声的死人,如他的母亲就死在帮人求情方向不对上面。哪有切实的罪名?
不由对太子一瞥,想看他对自己得席丞相帮助有什么神情?见同跪不远的太子侧脸儿眉舞秋阳,安王暗哼一声,不过是沮丧暗藏不表露罢了。
想从没有对席丞相有好处,关键时候他成知音人。安王就差在心里膜拜,盘算着出宫好好拜望一番。
……
“行为不检让朕痛心;无视王法,让朕痛心;愚昧不查,朕也痛心;”
太子知道后面一句说自己,他归还安王姬妾引出后面安王自乱自惊,父皇不可能看不出来。暗想幸亏席丞相到的及时,不然迁怒之下也有自己。
太子也宽下心,等着席丞相把这事情解开。就眼下给安王敲打,命他回府反省,不伤父皇颜面,也给安王留有余地,也就不显出自己这兄长有刻意之姿,席连讳的话让他一怔。
“皇上,喏喏,安王殿下还小,这是先生们的错。这与房中人也脱不了关系。现在文家在外请罪,皇上您可以听一听。”
皇帝也一怔,关他们家什么事儿?这分明是安王自身有瑕,太子纵放他所致。
安王也一瑕,想想让他头疼的三姑娘,直觉不妙的暗骂,关他们什么事儿!
三姑娘进来后,更把安王气个倒仰。你素衣去妆的,这是扮的哪出子脱簪待罪。而三姑娘的话更证实他所想。
“离京都路远,不能时常叩拜。闻听安王殿下夜来发狂,不敢不宫门候罪。”
皇帝淡淡:“你何罪之有?”
“家是安王的外家,人是文妃娘娘所指亲事,今安王殿下行为不端,理当与他同罪,理当由我承担。”
安王肚子开始痛,皇帝哦上一声,对文三姑娘有了兴致:“恕你无罪,抬起头来。”
见一张芙蓉面带着黄瘦,想起来她不久前刚病一场,皇后还曾赐药打发太医看视。
皇帝皱皱眉头,对安王又生不满,斥责道:“是你的外家,怎么病了你没有照顾?”
安王可以确定文三姑娘到来的目的阴险,从她一出现,病容就是自己不敬母妃遗言的有力证据。安王没缓和多久的心重新发凉,知道今天不据理力争,出这道宫门自己再也别想摆脱这位三姑娘。
他因杀姬妾闹腾到金殿,三姑娘只要还在京里就不能动她的手脚。不然妾死妻也死,就风水上说他是不详之人。
伏地拜道:“母妃所指亲事,年头儿没到。文家贸然进京,儿臣一时不能分辨缘由,又有未婚嫌疑,不敢耽误姑娘名声,照管上确有疏忽,这全是儿臣的错。”
文老爷和文三姑娘在肚子里大骂他,什么叫进京理由不能分辨,我们怀揣多少不怀好意来的。什么叫未婚嫌疑?京里的风气不是早就另有异彩。
文三姑娘叩头道:“这确实不是安王殿下的错,是走远亲经过京外,闻听寿姑娘高才,治理得太子府井井有条,不敢不来拜谒。学得一二,受益良多。”
这就把安王说的未婚嫌疑打破,太子府上的加寿姑娘现下未婚,没见她避嫌疑不是?又就便儿的把自己心事和盘托出。
安王肚子里大骂,你不提这一出儿不行吗?他更恨太子。全是太子闹的,全是袁家闹的。仗着有太后为所欲为。加寿六岁就有模有样坐个宫车每天往太子府上去,六岁她能管住自己少吃果子就不错。管家再条理,只能是太后给她的人料理,再就是太子府上的管事能干。
如今成了全国少女们学事的榜样,而还没有人觉得可笑之极。
安王叩头:“回父皇,寿姐儿的高才别人学不来,京里除加寿以外,哪里还有第二家。我知道她是苦学得病,已为她准备好盘缠,回乡闺中安坐是姑娘的正经事情。所以照管上看似不经心,其实送她安然返家已准备停当。”
文三姑娘垂泪:“现殿下府中频频出事,让我怎么放心离开?”
太子忍笑,你们进来以前不是说亲事的吧?
席连讳沉思着,目光屡屡在安王和文家姑娘身上扫来扫去。就他来看安王野心已起,但这点儿事情完全没到杀人或幽闭的地步。太子不让他来说好话,席连讳知道后也会前来,也说一样的话。他不能眼看着皇帝仁德的名声陷在一个野心初起的殿下身上。
要说野心,皇家人不会少有。只有值得处置的时候,才是出手的合适机会。
席连讳听到这里,对皇帝频频使眼色。
皇帝也觉得跑题,但这跑的他也沉吟,又让席连讳暗示,他慢慢地道:“安王,你府上没有人主中馈,姬妾管教无方,不然你也不会出乱子。”
太子松一口气,十一弟狰狞已在心里,但却不能以他杀姬妾就定他谋逆罪名。而他的姬妾还是“自尽”的。他有殿下身份,就当下证据,拷问他也不可能。
既不能尽出他的心思,拿他定罪,让人看着自己这兄长欺压。也只会让他的野心扎根更深。不如放他一马,往好处想,他改得过来,做他的太平王爷。往不好处想,他再露马脚,等天下人尽知的时候,再拿他理直气壮。
太子心里也准备好几句“助长”的话,准备等皇帝说完,伺机说出来时。安王真的急了。
他才不要娶安三姑娘呢,那不是房里添个母夜叉?如果父皇今天赐婚的话,轻易不能打,也不能杀,安王觉得跟吞团咽不下去的苦药,又吐不出来没有区别。
皇帝的话沉吟着没有完全落地,安王拼命叩头:“父皇,儿臣最近看妇人都如洪水猛兽,从今儿开始就洗心革面,节制清心,以后再进我府中的姑娘都得清清白白性情温顺,再不会惹事是非才行。”
皇帝顿了顿,想到明年太子大婚。要让太子和安王同一年大婚,这得问过太后才行。相关有司忙忙碌碌准备太子和加寿的亲事诸事项,太后还怕不好,自己没事儿问上一回。衣裳要精致,珠宝要足够,仪式要不出错…。添上安王大婚分开有司人手,头一个皇后也不会答应。
另外,二表弟堂弟本是自己一手带出来,可以想到他们会上谏说慌乱,说妨碍太子大婚。要不上谏忍气吞声,绝不是自己教出来的人。巧立名目的才是他们。如十年亲事,当皇帝的理当惊心,提防这两个人以后又私下隐瞒什么。但就当时柳丞相欲置表弟与死地上,出现这事,十足是二混帐的为人。
安王既然有个反对且愿意改正自己的理由,皇帝就斥责道:“早有这心岂不是更好!说的再好,你也不是好人了。拟旨,罚俸一年,闭门思过半年。”
安王谢恩,文三姑娘也谢恩。因她家是外官,又多少扯得上开国功臣,皇帝对她和颜悦色:“你病好就回家去吧,赐婚圣旨头一年下,你等着接旨。”
殿外秋阳高照,文三姑娘整个人都似亮了。她紧紧咬住的唇激动的颤抖几下,免得心里紧紧思忖的话出来的太过迅急,让皇帝听不清楚,或招致不悦。
“请皇上恩准再留京中,直到安王殿下事事妥帖为止。祖父时常教导家中子弟,臣家,随先帝起于板荡之中。东征西讨不曾后退一步。今遇到殿下府中内宅流言,抛下他返乡,不是臣家子弟所为。外戚荣誉与殿下不能分开,虽没有过人见识,却必行规劝之理。请皇上恩准。”
这就是三姑娘准备好的话,得体的把开国旧事说上一回。不管皇帝答应她前面隐含入中馈的话也好,不答应也好,这一段话都有机会出来回。
为了文家,三姑娘算出尽智计。
文老爷在肚子里暗暗叫好,安王五脏六腑快要气炸,说一声:“父皇…。”就要说话,席连讳怕他多生枝节,把他拦下:“殿下,您历练不足,出这样的事情可见以前身边的人规劝不足。多一个规劝的人没有不好,没有不好啊。”
席连讳暗想你就别再惹事情了,为你脱罪我撑着病体来的。真的触怒皇上把你明旨发落,给皇上添上一笔忤逆儿子,你能好到哪里去?
安王对他狠瞪一眼,这会儿可不觉得他好。正要再说时,殿外又有一句回话进来……
文三姑娘的话点燃文老爷的希冀,文老爷这就要去雇轿子,两个人动身。三姑娘出着神儿:“叔父请先往席丞相府上说话,哪怕他老奸巨猾,也不能在一位殿下的事情上无动于衷。我后面来,在宫门候你。”
抿抿唇:“叔父,我直到等你到来。”嗓音在这里更缓,让房中光阴几若静止不动:“如果不能挽救,这可是皇上登基后的本朝头一位亲王殿下出事情……”
文老爷和她齐齐打个寒噤,脑海里出现文家受到牵连的情形。他们在外省,并不是韩正经养在京中姨妈家里,对定边郡王一族还存留的亲戚待遇了然于心。天高皇帝远的,纵然皇帝不再追究,地方官小吏等侮辱嘴脸也不能尽看。
文老爷一跳起来:“老三,你后面来,我先走了。你放心,是求是拜我都肯。他要是懒得动,背我也背他进宫。”
面圣大事,三姑娘留房中梳洗打扮。不管安王占不占理,半夜当街无视律法仗剑意欲杀人,以亲王身份毁名誉,先就是获罪的事情。三姑娘洗去妆容,不敢着好衣裳,以待罪的妆束把自己收拾好,让家人雇了轿子往宫门。
……
金殿从来是起风云的地方,但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让皇帝窒息。他在和安王对过几句嘴上的气话,不管以皇帝还是父亲的身份都能压得安王抬不起头后,冰寒从手足生出,沿着四肢延爬到百骸直到把他撞的坐回龙椅中。
事情一出来,先想到的是与社稷江山的关系,愤怒而出责问太子的话语:“当街持剑杀人,眼里没有王法,这和造反有什么不同?”想到是他的儿子以后,给了皇帝重重一击。
祸起萧墙就在眼前,让皇帝想到他登基以前,太上皇对他说的话。
太上皇在福王乱中,和太后被围宫中险些丧命。太上皇气的发作定边郡王的精神头儿也没有,但还能固守一片心思,不愿意尽数杀戮,故而把皇位传承,由皇帝在那一年平乱后登基,由皇帝在那一年处置定边等人。
“天下太平,俱是江山百姓。一时性起,俱是暴徒流民。”
皇帝没有诛九族,与太上皇的话有关,也和皇帝本人生于太平世道,没有过多的杀戮之心有关。
久久注视一双儿子,皇帝觉得自己那四海称颂的仁德有梦碎之感。这兄弟俩个都让他疑心大作。
安王,初出宫有自己的府第,涉及政事不过三年,并没有出人头地的举动,也没有天下称颂的品德,他就敢和太子比权势。攀比权势永远无边,他下一步是不是和自己攀比?
而坏弟弟衬出好兄长?让皇帝也不能安心。把兄弟衬成坏蛋,太子你的容人之心在哪里?
在他眼前不断出现齐王大婚那夜,京中死了一个中毒的京官。是夜,安王府中的姬妾让拿……安王府中最近死人不断,和他昨夜当着顺天府、京都护卫、刑部等人的面还要杀人……一波新的风云在皇帝面前有展开之势。
皇帝不能忍的时候,怒骂出来:“十一你要多大权势才觉得知足!”又怒眸太子冷笑:“好兄长下面,自然是坏弟弟。”
太子跪了下来。
他自知解释不清,才让人一早去请席丞相。在皇帝气头上,他也不敢分辨。在他手中权势远大过安王的时候,安王想当然是个坏蛋这话皇帝想得到。此时看似一边倒儿的局面,由顺天府、镇南王、刑部共同作证安王当街行凶,可不就是个一边倒儿的局面。这与一边倒儿的权势怎么分得开?
太子垂下头一言不发,不管他说什么,都将更激怒皇帝才是。
安王觉得这是个机会,拼命的想要说几句切中要害的话来解释他府中最近情形为异常。但鉴于他自以为府中固若金汤,没有想到逃出姬人。事先没有准备好回话。
让关押半夜本应是个喘气整理的钟点,他却在太子府上就担惊受怕去了。要真的才高八斗,三年参政早就会有出类拔萃的名声出来。既然没有,只寻思害人,不过如此而已。
见到皇帝后又连哭带诉半个时辰,话说得干净,这会儿搜寻枯肠也没有得力的言词。
急出一头的汗水,下立心思把这事闹大和太子一拼到底也罢时,太监的回话也进来:“丞相席连讳求见。”
皇帝没有家事,觉得席连讳来的正是时候,比他一个人愁闷的好。沉声道:“宣。”
……
跌跌撞撞的身影因过于肥胖,东一歪西一斜,看得人担心不已。在殿室深深中好似一叶颠簸于汪洋大海的小舟闯进来。
气喘吁吁没有等到拜到就凄厉叫嚷,浑然顾不得金殿不是能喧哗的地方。
“皇上息怒,您的事情就是国事,万万不能随意处置,老臣能分担的老臣分担,老臣不能分担的百官分担,事涉殿下,天下人看着呢,万万不能草草啊……”
皇帝没有问他罪的心,而是鼻子一酸流下几滴泪水。想想两个逆子要有半分看着“天下人”的心,也就不会闹到这种地步。反而不如席丞相贴心周全。
看着那身子不好的人拉风箱似的喘息着,东倒西歪地打算拜下来。皇帝抬抬手,借机在大袖子后面把泪水揩去:“平身吧赐座,扶着些儿,老丞相身子骨儿不好,快取苏合香酒来给他。传太医殿外候着。”
几个太监把席连讳扶起,屁股刚挨椅子,席连讳迫不及待说起来:“这是旁人眼里棘手而又能招罪的事情,但老臣食君俸禄不能敷衍,因此闻信赶来,病体不能礼节端正,还请皇上恕罪。”
“你来的正好,你不来,朕也要宣你进宫。”皇帝想袁训虽能打仗,柳至虽能缉拿,独在太子也在的这事情里,能离多远就多远。稍不防备就做能点儿手脚,皇帝可不愿意让人愚弄。独席丞相是说这话的好人选。
太监把药酒送上,席连讳喝上一口感觉好上许多,絮絮叨叨的说了起来。
“老臣在路上想好,您生气安王爷呢,也不能由着气头儿上发落。您偏心呢,也不能过于偏袒。这事要从长计议,从长计议……”
安王听到这里心里一松,知道在这位老丞相的“保驾”之下,性命上没有问题。
皇族中争斗随时无声的死人,如他的母亲就死在帮人求情方向不对上面。哪有切实的罪名?
不由对太子一瞥,想看他对自己得席丞相帮助有什么神情?见同跪不远的太子侧脸儿眉舞秋阳,安王暗哼一声,不过是沮丧暗藏不表露罢了。
想从没有对席丞相有好处,关键时候他成知音人。安王就差在心里膜拜,盘算着出宫好好拜望一番。
……
“行为不检让朕痛心;无视王法,让朕痛心;愚昧不查,朕也痛心;”
太子知道后面一句说自己,他归还安王姬妾引出后面安王自乱自惊,父皇不可能看不出来。暗想幸亏席丞相到的及时,不然迁怒之下也有自己。
太子也宽下心,等着席丞相把这事情解开。就眼下给安王敲打,命他回府反省,不伤父皇颜面,也给安王留有余地,也就不显出自己这兄长有刻意之姿,席连讳的话让他一怔。
“皇上,喏喏,安王殿下还小,这是先生们的错。这与房中人也脱不了关系。现在文家在外请罪,皇上您可以听一听。”
皇帝也一怔,关他们家什么事儿?这分明是安王自身有瑕,太子纵放他所致。
安王也一瑕,想想让他头疼的三姑娘,直觉不妙的暗骂,关他们什么事儿!
三姑娘进来后,更把安王气个倒仰。你素衣去妆的,这是扮的哪出子脱簪待罪。而三姑娘的话更证实他所想。
“离京都路远,不能时常叩拜。闻听安王殿下夜来发狂,不敢不宫门候罪。”
皇帝淡淡:“你何罪之有?”
“家是安王的外家,人是文妃娘娘所指亲事,今安王殿下行为不端,理当与他同罪,理当由我承担。”
安王肚子开始痛,皇帝哦上一声,对文三姑娘有了兴致:“恕你无罪,抬起头来。”
见一张芙蓉面带着黄瘦,想起来她不久前刚病一场,皇后还曾赐药打发太医看视。
皇帝皱皱眉头,对安王又生不满,斥责道:“是你的外家,怎么病了你没有照顾?”
安王可以确定文三姑娘到来的目的阴险,从她一出现,病容就是自己不敬母妃遗言的有力证据。安王没缓和多久的心重新发凉,知道今天不据理力争,出这道宫门自己再也别想摆脱这位三姑娘。
他因杀姬妾闹腾到金殿,三姑娘只要还在京里就不能动她的手脚。不然妾死妻也死,就风水上说他是不详之人。
伏地拜道:“母妃所指亲事,年头儿没到。文家贸然进京,儿臣一时不能分辨缘由,又有未婚嫌疑,不敢耽误姑娘名声,照管上确有疏忽,这全是儿臣的错。”
文老爷和文三姑娘在肚子里大骂他,什么叫进京理由不能分辨,我们怀揣多少不怀好意来的。什么叫未婚嫌疑?京里的风气不是早就另有异彩。
文三姑娘叩头道:“这确实不是安王殿下的错,是走远亲经过京外,闻听寿姑娘高才,治理得太子府井井有条,不敢不来拜谒。学得一二,受益良多。”
这就把安王说的未婚嫌疑打破,太子府上的加寿姑娘现下未婚,没见她避嫌疑不是?又就便儿的把自己心事和盘托出。
安王肚子里大骂,你不提这一出儿不行吗?他更恨太子。全是太子闹的,全是袁家闹的。仗着有太后为所欲为。加寿六岁就有模有样坐个宫车每天往太子府上去,六岁她能管住自己少吃果子就不错。管家再条理,只能是太后给她的人料理,再就是太子府上的管事能干。
如今成了全国少女们学事的榜样,而还没有人觉得可笑之极。
安王叩头:“回父皇,寿姐儿的高才别人学不来,京里除加寿以外,哪里还有第二家。我知道她是苦学得病,已为她准备好盘缠,回乡闺中安坐是姑娘的正经事情。所以照管上看似不经心,其实送她安然返家已准备停当。”
文三姑娘垂泪:“现殿下府中频频出事,让我怎么放心离开?”
太子忍笑,你们进来以前不是说亲事的吧?
席连讳沉思着,目光屡屡在安王和文家姑娘身上扫来扫去。就他来看安王野心已起,但这点儿事情完全没到杀人或幽闭的地步。太子不让他来说好话,席连讳知道后也会前来,也说一样的话。他不能眼看着皇帝仁德的名声陷在一个野心初起的殿下身上。
要说野心,皇家人不会少有。只有值得处置的时候,才是出手的合适机会。
席连讳听到这里,对皇帝频频使眼色。
皇帝也觉得跑题,但这跑的他也沉吟,又让席连讳暗示,他慢慢地道:“安王,你府上没有人主中馈,姬妾管教无方,不然你也不会出乱子。”
太子松一口气,十一弟狰狞已在心里,但却不能以他杀姬妾就定他谋逆罪名。而他的姬妾还是“自尽”的。他有殿下身份,就当下证据,拷问他也不可能。
既不能尽出他的心思,拿他定罪,让人看着自己这兄长欺压。也只会让他的野心扎根更深。不如放他一马,往好处想,他改得过来,做他的太平王爷。往不好处想,他再露马脚,等天下人尽知的时候,再拿他理直气壮。
太子心里也准备好几句“助长”的话,准备等皇帝说完,伺机说出来时。安王真的急了。
他才不要娶安三姑娘呢,那不是房里添个母夜叉?如果父皇今天赐婚的话,轻易不能打,也不能杀,安王觉得跟吞团咽不下去的苦药,又吐不出来没有区别。
皇帝的话沉吟着没有完全落地,安王拼命叩头:“父皇,儿臣最近看妇人都如洪水猛兽,从今儿开始就洗心革面,节制清心,以后再进我府中的姑娘都得清清白白性情温顺,再不会惹事是非才行。”
皇帝顿了顿,想到明年太子大婚。要让太子和安王同一年大婚,这得问过太后才行。相关有司忙忙碌碌准备太子和加寿的亲事诸事项,太后还怕不好,自己没事儿问上一回。衣裳要精致,珠宝要足够,仪式要不出错…。添上安王大婚分开有司人手,头一个皇后也不会答应。
另外,二表弟堂弟本是自己一手带出来,可以想到他们会上谏说慌乱,说妨碍太子大婚。要不上谏忍气吞声,绝不是自己教出来的人。巧立名目的才是他们。如十年亲事,当皇帝的理当惊心,提防这两个人以后又私下隐瞒什么。但就当时柳丞相欲置表弟与死地上,出现这事,十足是二混帐的为人。
安王既然有个反对且愿意改正自己的理由,皇帝就斥责道:“早有这心岂不是更好!说的再好,你也不是好人了。拟旨,罚俸一年,闭门思过半年。”
安王谢恩,文三姑娘也谢恩。因她家是外官,又多少扯得上开国功臣,皇帝对她和颜悦色:“你病好就回家去吧,赐婚圣旨头一年下,你等着接旨。”
殿外秋阳高照,文三姑娘整个人都似亮了。她紧紧咬住的唇激动的颤抖几下,免得心里紧紧思忖的话出来的太过迅急,让皇帝听不清楚,或招致不悦。
“请皇上恩准再留京中,直到安王殿下事事妥帖为止。祖父时常教导家中子弟,臣家,随先帝起于板荡之中。东征西讨不曾后退一步。今遇到殿下府中内宅流言,抛下他返乡,不是臣家子弟所为。外戚荣誉与殿下不能分开,虽没有过人见识,却必行规劝之理。请皇上恩准。”
这就是三姑娘准备好的话,得体的把开国旧事说上一回。不管皇帝答应她前面隐含入中馈的话也好,不答应也好,这一段话都有机会出来回。
为了文家,三姑娘算出尽智计。
文老爷在肚子里暗暗叫好,安王五脏六腑快要气炸,说一声:“父皇…。”就要说话,席连讳怕他多生枝节,把他拦下:“殿下,您历练不足,出这样的事情可见以前身边的人规劝不足。多一个规劝的人没有不好,没有不好啊。”
席连讳暗想你就别再惹事情了,为你脱罪我撑着病体来的。真的触怒皇上把你明旨发落,给皇上添上一笔忤逆儿子,你能好到哪里去?
安王对他狠瞪一眼,这会儿可不觉得他好。正要再说时,殿外又有一句回话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