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子呼来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天翼小说网 www.ty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又过了两天,朱元璋总算是恢复了精神,心情也不似刚刚醒来时那般难过痛苦,还亲自去了东宫一趟,为亡子安灵,安慰了儿媳和孙子。
自从朱标薨逝后,朱允炆一直处理东宫内所有的事务,他此刻依旧是一身孝衣,跪在朱标的灵前。
朱元璋在东宫看了看,每每看到朱标灵牌依然伤心,便不准备多停留。
朱元璋正准备离开灵堂,却听到了跪在旁边的朱允炆的声音。
“皇爷爷。”
朱元璋停下脚步,略微诧异的低头看向那少年。
只见一身孝衣的朱允炆额头点地,恭敬的向朱元璋磕了个头,然后说道:“之前听闻皇爷爷生病,孙儿心中十分挂念,但碍于父亲丧期还需孙儿处理,便没有抽出身去向皇爷爷问安。今日见皇爷爷身体大好,孙儿便放心了。逝者已矣,请皇爷爷千万保重身体,莫要……再伤心难过了。倘若父亲在天之灵得知皇爷爷身体欠妥,必然也不会安心的。”
朱元璋愣在原地,他牢牢看着跪在自己面前,向自己磕头的少年。
朱允炆刚刚语气中的关切之意极浓,朱元璋可以听得出,这个孩子是发自真心的在跟自己说这些话。
一时间,这个一向杀伐决断的老皇帝,突然就又觉得视线有些模糊。他看着朱允炆跪在自己面前的单薄身躯,竟觉得透过模糊的视线,仿佛看到了自己那名温和仁善的皇长子。
祖孙二人就这样保持着一个站立一个跪着的姿势,过了良久,朱元璋才从刚刚那种恍惚中醒觉过来。
老皇帝慢慢弯下腰,亲手将跪在地上的朱允炆扶了起来。
“允炆。”六十五岁的朱元璋,似乎是这辈子第一次开口称呼自己这位孙儿的名字,他的声音充满慈爱,“你是个好孩子,你放心,皇爷爷绝不会让你还有你母妃受一点儿委屈。”
朱允炆似乎惊讶于朱元璋对自己如此亲近,他自出生后开始,并没有几次与皇爷爷接触。从前只当他是个严厉的君王,如今真正接触,倒发现其实也是个和蔼的长辈。
朱元璋从东宫出来后,便一刻不停的向坤宁宫走去。
在路上的时候,他问跟在身边的陈景:“听说,朕昏昏沉沉病着的这些日子,除了老四老五,其他人都入京了?”
陈景不敢不说实话,只点头应道:“是。众位殿下也是担忧陛下您的身体。”
朱元璋哼了一声,道:“他们担忧朕知道,不用你说。还有,除了怜儿夫妻俩在朕身边侍疾之外,权儿也每日都来?”
“回陛下,确有此事。宁王殿下每日去东宫为太子殿下安灵,然后便会来坤宁宫侍疾,晚课前才离开。”
朱元璋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回到坤宁宫后,他便草拟了几道旨意,准备明日早朝之时下达。
其一,皇太子薨逝,下令在孝陵东修建东陵,孝陵为朱元璋为自己和马皇后修建的陵寝,如今葬着已故的马皇后,他将朱标的东陵建在孝陵旁,也有让朱标常伴自己与马皇后身旁之意。
其二,召皇四子燕王朱棣即刻启程入京,只得寻味的是,这道旨意中,朱元璋还特意让朱棣带上江月一同入京,原因是两年前见到江月,甚为喜爱她的活泼明艳,视其为义女,如今两年未见,让她入京来看看。其余几位如今在京城中的藩王,离藩日久,如今皇帝的身体已好,便即日启程回藩即可。
其三,改封皇十三子朱桂为代王,封地大同,今年九月就藩。皇十七子朱权,已册封宁王,今年九月就藩宁城。
最后,九驸马叶羽,戍边辽东期间恪尽本职,如今辽东已恢复往日秩序,军政皆步入正轨,令叶羽暂留京城。
皇帝恢复早朝之后的第一天,便有四道圣旨传出,一时间朝臣们各怀心思。
朱元璋在第二道圣旨中召燕王入京,又命其他几位王爷返回封地。这道旨意既模糊又清楚,让朝臣们一时拿不住皇帝的心思。
召朱棣入京,并不能确定是好还是不好。若是皇帝怪责他未入京侍疾,则他与皇位便彻底无缘。若是有褒奖之意,则入京后便会委以重任。
而其他几位此时被皇帝命令回藩的王爷,却已经确定是与储位无缘的了。
这几道圣旨倒是都在叶羽的意料之中,唯一让他琢磨不明白的是为何皇帝还传召了江月入京。
同样对这道圣旨十分在意的,还有杨夏空。旨意刚刚传下来,她便去飘香宫找了叶羽。
之前在太子丧期,又逢皇帝病重,怜香整日在坤宁宫侍疾没有什么心情,夏空也就没有来找过她。
此时,叶羽在飘香宫见到了一身素衣的夏空。毕竟还在太子的丧期,夏空也是一身以素色为主的打扮。
“小羽,陛下叫月来京城,为什么?”
叶羽看见夏空一脸焦急的神情,就明白她的来意了。
“我现在也不能确定,但唯一能确定的是,陛下倒不是对她动了什么心思,顶多是真的将她视为义女罢了。”
夏空狐疑的看看他,问:“你能确定?”
叶羽点头,道:“这个可以确定。父皇在圣旨中已经明确说了视月为义女,又曾将母后和惠母妃象征姐妹之情的玉佩赐给怜儿和她,想必确实是十分喜欢月,也将她视为了怜儿的姐姐。”
夏空的心这才稍稍安定,她怔怔的问了句:“最近发生的事情太多,这皇城中,也不想之情那般平静了。”
叶羽微微一笑,说了句:“自古以来,在宫中,风什么时候停过?”
朱棣在接到圣旨之后便带着江月马不停蹄的赶往京城,他其实早在得知太子离世,皇帝病重时便坐不住了,奈何岚琴快马追上自己,将叶羽的信交到自己手中。
说实话,朱棣看到叶羽的信时还犹豫了一番,但岚琴却笃定的让他一定要听叶羽的话,否则就算是绑也要把他绑回北平。
朱棣无奈,又确实相信叶羽的判断,所以就咬咬牙返回了王府,那之后几乎一步都没再踏出来。
如今,他总算是接到了父皇的圣旨,可以名正言顺入京。
朱棣刚入宫便赶上朱元璋在议事,想了想便先去东宫祭拜亡兄。
朱允炆几乎是第一次见朱棣,他跪在灵前,也不抬眼,只是安安静静的呆着。
朱棣祭拜完兄长,扭头看了看跪在一旁的朱允炆,见他安静沉默,不禁在心中叹了口气。
年仅十五岁,便遭受丧父之痛。朱标的嫡长子早夭,朱允炆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嫡长子,原本若朱标顺利继承皇位,那么朱允炆的未来也是光明四射。
只可惜……
朱棣走到朱允炆身边,伸手将他扶了起来,安慰道:“你节哀,皇兄在天之灵,若知你如今这般稳重得体,自然也会安心的。”
朱允炆向朱棣行了个礼,道:“多谢四王叔。父亲在世时曾几次与侄儿提起王叔,侄儿仰慕已久,只可惜如今……就请王叔赎侄儿招待不周……”
朱棣对这位侄儿几乎是没有印象的,如今见他小小年纪竟然言谈举止都十分得体,也不禁在心里替亡兄感到一丝欣慰。
出了东宫,朱棣在坤宁宫殿前遇见了从里面出来的叶羽。
叶羽看见他,走过来行了个礼:“见过燕王殿下。殿下脚程挺快,今日便入宫了。”
“是,父皇总算下旨召见,不敢有一刻怠慢。”
叶羽走至朱棣身侧,在他身边低声说道:“待会儿见到父皇,对答一定要得体。我刚刚从父皇那里出来,约莫他会将确定公侯岁禄一事交给你去办。”
朱棣点点头,应了声:“好,我知道了。”
朱棣走进坤宁宫后,便跪下行了个大礼,道:“儿臣参见父皇,日前听闻父皇身体抱恙,儿臣心中万分惦念,今日见父皇大好,儿臣也就放心了。”
朱元璋看看他,问:“心中惦念为何不入京看望?”
朱棣现在的心跳很快,他其实是拿不准朱元璋到底是什么意思的,但他唯有镇定下来,好好回答。
深吸了口气,朱棣道:“回父皇,儿臣受父皇器重委以重任镇守北境,心中时刻谨记父皇旨意,藩王轻易无召不得擅入京城。儿臣纵然心中再挂念,却也铭记自己身为藩王的责任和义务,不敢怠慢。否则若父皇龙体痊愈,见儿臣没有恪守本分,便更会操心了。那时,儿臣的一番孝心岂不反而成了罪首?儿臣如何能够安心?”
朱元璋看着跪在下面的朱棣,仔细想来,自己这个四儿子,确实是所有儿子中最让自己省心,也最有才干的一位了。
“你起来吧。”朱元璋的语气瞬间和缓,显然刚刚朱棣的回答确实说到他心坎中去了。
朱棣谢了恩,站起身立在殿中。
“朕此番叫你入京,是有一些差事要交给你去办。北平那边的事可有安排妥当?”
朱棣忙道:“父皇放心,儿臣启程前已全部安排妥当。”
“很好,眼前最要紧的一件事,便是确定公侯岁禄的事,朕今日交给你去主理,与户部方岳贡好好拟出一个方案来递给朕看。”
“儿臣遵旨!”
又过了两天,朱元璋总算是恢复了精神,心情也不似刚刚醒来时那般难过痛苦,还亲自去了东宫一趟,为亡子安灵,安慰了儿媳和孙子。
自从朱标薨逝后,朱允炆一直处理东宫内所有的事务,他此刻依旧是一身孝衣,跪在朱标的灵前。
朱元璋在东宫看了看,每每看到朱标灵牌依然伤心,便不准备多停留。
朱元璋正准备离开灵堂,却听到了跪在旁边的朱允炆的声音。
“皇爷爷。”
朱元璋停下脚步,略微诧异的低头看向那少年。
只见一身孝衣的朱允炆额头点地,恭敬的向朱元璋磕了个头,然后说道:“之前听闻皇爷爷生病,孙儿心中十分挂念,但碍于父亲丧期还需孙儿处理,便没有抽出身去向皇爷爷问安。今日见皇爷爷身体大好,孙儿便放心了。逝者已矣,请皇爷爷千万保重身体,莫要……再伤心难过了。倘若父亲在天之灵得知皇爷爷身体欠妥,必然也不会安心的。”
朱元璋愣在原地,他牢牢看着跪在自己面前,向自己磕头的少年。
朱允炆刚刚语气中的关切之意极浓,朱元璋可以听得出,这个孩子是发自真心的在跟自己说这些话。
一时间,这个一向杀伐决断的老皇帝,突然就又觉得视线有些模糊。他看着朱允炆跪在自己面前的单薄身躯,竟觉得透过模糊的视线,仿佛看到了自己那名温和仁善的皇长子。
祖孙二人就这样保持着一个站立一个跪着的姿势,过了良久,朱元璋才从刚刚那种恍惚中醒觉过来。
老皇帝慢慢弯下腰,亲手将跪在地上的朱允炆扶了起来。
“允炆。”六十五岁的朱元璋,似乎是这辈子第一次开口称呼自己这位孙儿的名字,他的声音充满慈爱,“你是个好孩子,你放心,皇爷爷绝不会让你还有你母妃受一点儿委屈。”
朱允炆似乎惊讶于朱元璋对自己如此亲近,他自出生后开始,并没有几次与皇爷爷接触。从前只当他是个严厉的君王,如今真正接触,倒发现其实也是个和蔼的长辈。
朱元璋从东宫出来后,便一刻不停的向坤宁宫走去。
在路上的时候,他问跟在身边的陈景:“听说,朕昏昏沉沉病着的这些日子,除了老四老五,其他人都入京了?”
陈景不敢不说实话,只点头应道:“是。众位殿下也是担忧陛下您的身体。”
朱元璋哼了一声,道:“他们担忧朕知道,不用你说。还有,除了怜儿夫妻俩在朕身边侍疾之外,权儿也每日都来?”
“回陛下,确有此事。宁王殿下每日去东宫为太子殿下安灵,然后便会来坤宁宫侍疾,晚课前才离开。”
朱元璋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回到坤宁宫后,他便草拟了几道旨意,准备明日早朝之时下达。
其一,皇太子薨逝,下令在孝陵东修建东陵,孝陵为朱元璋为自己和马皇后修建的陵寝,如今葬着已故的马皇后,他将朱标的东陵建在孝陵旁,也有让朱标常伴自己与马皇后身旁之意。
其二,召皇四子燕王朱棣即刻启程入京,只得寻味的是,这道旨意中,朱元璋还特意让朱棣带上江月一同入京,原因是两年前见到江月,甚为喜爱她的活泼明艳,视其为义女,如今两年未见,让她入京来看看。其余几位如今在京城中的藩王,离藩日久,如今皇帝的身体已好,便即日启程回藩即可。
其三,改封皇十三子朱桂为代王,封地大同,今年九月就藩。皇十七子朱权,已册封宁王,今年九月就藩宁城。
最后,九驸马叶羽,戍边辽东期间恪尽本职,如今辽东已恢复往日秩序,军政皆步入正轨,令叶羽暂留京城。
皇帝恢复早朝之后的第一天,便有四道圣旨传出,一时间朝臣们各怀心思。
朱元璋在第二道圣旨中召燕王入京,又命其他几位王爷返回封地。这道旨意既模糊又清楚,让朝臣们一时拿不住皇帝的心思。
召朱棣入京,并不能确定是好还是不好。若是皇帝怪责他未入京侍疾,则他与皇位便彻底无缘。若是有褒奖之意,则入京后便会委以重任。
而其他几位此时被皇帝命令回藩的王爷,却已经确定是与储位无缘的了。
这几道圣旨倒是都在叶羽的意料之中,唯一让他琢磨不明白的是为何皇帝还传召了江月入京。
同样对这道圣旨十分在意的,还有杨夏空。旨意刚刚传下来,她便去飘香宫找了叶羽。
之前在太子丧期,又逢皇帝病重,怜香整日在坤宁宫侍疾没有什么心情,夏空也就没有来找过她。
此时,叶羽在飘香宫见到了一身素衣的夏空。毕竟还在太子的丧期,夏空也是一身以素色为主的打扮。
“小羽,陛下叫月来京城,为什么?”
叶羽看见夏空一脸焦急的神情,就明白她的来意了。
“我现在也不能确定,但唯一能确定的是,陛下倒不是对她动了什么心思,顶多是真的将她视为义女罢了。”
夏空狐疑的看看他,问:“你能确定?”
叶羽点头,道:“这个可以确定。父皇在圣旨中已经明确说了视月为义女,又曾将母后和惠母妃象征姐妹之情的玉佩赐给怜儿和她,想必确实是十分喜欢月,也将她视为了怜儿的姐姐。”
夏空的心这才稍稍安定,她怔怔的问了句:“最近发生的事情太多,这皇城中,也不想之情那般平静了。”
叶羽微微一笑,说了句:“自古以来,在宫中,风什么时候停过?”
朱棣在接到圣旨之后便带着江月马不停蹄的赶往京城,他其实早在得知太子离世,皇帝病重时便坐不住了,奈何岚琴快马追上自己,将叶羽的信交到自己手中。
说实话,朱棣看到叶羽的信时还犹豫了一番,但岚琴却笃定的让他一定要听叶羽的话,否则就算是绑也要把他绑回北平。
朱棣无奈,又确实相信叶羽的判断,所以就咬咬牙返回了王府,那之后几乎一步都没再踏出来。
如今,他总算是接到了父皇的圣旨,可以名正言顺入京。
朱棣刚入宫便赶上朱元璋在议事,想了想便先去东宫祭拜亡兄。
朱允炆几乎是第一次见朱棣,他跪在灵前,也不抬眼,只是安安静静的呆着。
朱棣祭拜完兄长,扭头看了看跪在一旁的朱允炆,见他安静沉默,不禁在心中叹了口气。
年仅十五岁,便遭受丧父之痛。朱标的嫡长子早夭,朱允炆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嫡长子,原本若朱标顺利继承皇位,那么朱允炆的未来也是光明四射。
只可惜……
朱棣走到朱允炆身边,伸手将他扶了起来,安慰道:“你节哀,皇兄在天之灵,若知你如今这般稳重得体,自然也会安心的。”
朱允炆向朱棣行了个礼,道:“多谢四王叔。父亲在世时曾几次与侄儿提起王叔,侄儿仰慕已久,只可惜如今……就请王叔赎侄儿招待不周……”
朱棣对这位侄儿几乎是没有印象的,如今见他小小年纪竟然言谈举止都十分得体,也不禁在心里替亡兄感到一丝欣慰。
出了东宫,朱棣在坤宁宫殿前遇见了从里面出来的叶羽。
叶羽看见他,走过来行了个礼:“见过燕王殿下。殿下脚程挺快,今日便入宫了。”
“是,父皇总算下旨召见,不敢有一刻怠慢。”
叶羽走至朱棣身侧,在他身边低声说道:“待会儿见到父皇,对答一定要得体。我刚刚从父皇那里出来,约莫他会将确定公侯岁禄一事交给你去办。”
朱棣点点头,应了声:“好,我知道了。”
朱棣走进坤宁宫后,便跪下行了个大礼,道:“儿臣参见父皇,日前听闻父皇身体抱恙,儿臣心中万分惦念,今日见父皇大好,儿臣也就放心了。”
朱元璋看看他,问:“心中惦念为何不入京看望?”
朱棣现在的心跳很快,他其实是拿不准朱元璋到底是什么意思的,但他唯有镇定下来,好好回答。
深吸了口气,朱棣道:“回父皇,儿臣受父皇器重委以重任镇守北境,心中时刻谨记父皇旨意,藩王轻易无召不得擅入京城。儿臣纵然心中再挂念,却也铭记自己身为藩王的责任和义务,不敢怠慢。否则若父皇龙体痊愈,见儿臣没有恪守本分,便更会操心了。那时,儿臣的一番孝心岂不反而成了罪首?儿臣如何能够安心?”
朱元璋看着跪在下面的朱棣,仔细想来,自己这个四儿子,确实是所有儿子中最让自己省心,也最有才干的一位了。
“你起来吧。”朱元璋的语气瞬间和缓,显然刚刚朱棣的回答确实说到他心坎中去了。
朱棣谢了恩,站起身立在殿中。
“朕此番叫你入京,是有一些差事要交给你去办。北平那边的事可有安排妥当?”
朱棣忙道:“父皇放心,儿臣启程前已全部安排妥当。”
“很好,眼前最要紧的一件事,便是确定公侯岁禄的事,朕今日交给你去主理,与户部方岳贡好好拟出一个方案来递给朕看。”
“儿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