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近现代军理之授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天翼小说网 www.ty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萧轩接着一边回忆着这些日子以来的经验,一边回想着当年在军营军训时的一些情况说道:“要让军队拥有战斗力,而且还要以最快的速度形成战斗力。无时无刻无息不在的严格要求乃至彻底让人生活在军纪当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士兵们除了吃饭、睡觉、训练、杂务之外,就算有娱乐休闲调节气氛缓解压力也应该集体在军官的指挥下进行,而不应该有放任自由的时间。所有的训练过程也都应该在军官们的全程监督之下。在吃饭和睡觉乃至杂物当中还要无时无刻的养成规整、迅速、紧张的细节要求。比如吃饭要快不能拖延,限定一炷香的时间。吃睡不能言语,被子和床铺都要叠的相当平整,军容衣衫一定要整齐,集结也一定要迅速。只要不是遇到倾盆暴雨或者让人立起来都很难的大风。不论多么热或多么冷的天也要坚持出操。。。”
这些现代军队也不是哪支野战部队什么年代都能做到,只有少数主力全训野战部队才能保证的要求听起来似乎没什么,可让黄得功,周遇吉等有过古时候军旅经验的人听起来,简直令人乍舌。当年戚少保那本《练兵实纪》就让人觉得似乎根本脱离很多情况下的实际条件了。而《练兵实纪》虽然很多事情规定的都很细,可也没有严苛到如此的程度。
思考了许久之后,在军中的日子比周遇吉长一些,也有更多经验的黄得功仍然没有太大顾忌的率先叹道:“这种对军队的要求,臣在辽东边军之中也从未听说过。这种违反人之常情的要求,要是一月两月一年半载或许还能凑合。如果是少年人还有严格的管束,几年也不无可能。然而即便是少年从军,也终究会在营伍中长大的。臣不信绝大多数人能够连续五年甚至十年接受这样的生活,也许少数人可以。但多数人就是精挑细选也一定不行。这样严苛的要求是一定无法长期维持的下去的。。。”
对于这一点儿,萧轩仔细思考过近现代军事制度,心中也早有自己的所悟,就笑道:“朕可以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自古无不亡之朝。呵呵,当然也无不死之人。天地之间的道理,流水而不腐,繁衍更新才能永恒。朕觉得除了极少数十分优秀的人才,大多数人在一个职位上超过三年就会成为老油条,懂得很多‘潜规则’对待事业的态度也会消极起来。因此自从两宋开始朝廷就实行流官制。军人当然也是如此。朕知道:那种严苛到要求生活一切的军营生活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五年以上必有松动,维持十年几无可能。然而在严格的训练之下朕相信,少则一年多则两年之内他们就能成为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就成为优秀的战士,在短短数年的军旅生涯中他们只要能够杀伤足够的敌人,承担足够的战争损耗就可以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们的军队每年能够补充轮换五分之一的军人,建奴或者敌人的军队,只算青壮战兵,每年只能补充轮换整个军队人数十五分之一的兵。如果军队的战力相差不远,我军承受消耗性作战的能力就相当于三之敌,两营一万人就可以相当于建奴三万精兵,一万五千到两万披甲。如果朕亲自掌握的军力就有这样的水平,那很多大事都可定了。因为朕毕竟是个君主而不是一名将军。。。”
听到萧轩这样说,不仅仅是黄得功,周遇吉乃至卢九德、刘元斌、孙应元也似乎多有些感悟。。。
针对黄得功等人之前的一些疑问,萧轩接着说道:“当然,这样严苛的要求在这有所制衡的京城并且还是成军早期,少年人为主或许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如果军官的比例不够,管人的人比例不够,仍然会有哗变、上下对抗与矛盾的引诱。凡事都应该从最坏的角度考虑。伍之上的十人队小队长开始朕觉得就必须有脱离士兵地位,形同于把总军官的地位和权力了。整个队伍的小队长及以上至少占军队五分之一左右的军官乃至士官相互之间应该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更严格的管理好队伍。如果一支队伍,比如一个小队或者都队出了事。临近有足够的士官和军官们都可以敢来支持,士兵们得到更多人的管制压力,也就会消除潜在闹事的风险。这一点儿应该是最为要紧的,也是束伍之法的关键。以往寻常军队之所以不能以最为严苛的标准落实军纪,就在于只靠将领亲兵还有百中无二的军官来管理军营,士兵寻常训练都没有人看管引导,这当然是不行。”
这样的话,对于在军营中,尤其是纪律不那么严苛的此时边军中有一定经历的周遇吉及黄得功等人来说,当然算的上是如雷贯耳,看待萧轩的目光也与之前似乎有了少许出入差别。
萧轩在这之后接着补充道:“朕听说在西域更西之地的一些以武立国的国度中,同样是选择十三四岁左右的少年开始练武,也不能太早。如果太早练武,尤其是在力量与肌肉都还没有开始发育的时候,同样会事倍而功半,队伍中会有大量不堪战的人。十四五岁当然并非训练和快速形成战斗力的理想年纪,只是现在的农村或者城镇下层不可能如同书院学生们那样十八岁才离开师长的襁褓具备社会意识,是实际条件下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我军的战斗力更依靠火器、肉搏、或者射准方向的弓箭为主。对于强弓硬弩的需求还是不大,如果有需求,朕应该也有法子在训练代价不太大的情况下让孩子们开起硬弩,因此力不够太大还算不上是太过致命的弱点。。。”
如此之外,萧轩又将了这些日子以来营伍之中轮流讲话、安插十人团之类的惊讶之谈,更是让有过军旅生涯的周遇吉,黄得功、孙应元等人感觉到耳目一新。
萧轩接着一边回忆着这些日子以来的经验,一边回想着当年在军营军训时的一些情况说道:“要让军队拥有战斗力,而且还要以最快的速度形成战斗力。无时无刻无息不在的严格要求乃至彻底让人生活在军纪当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士兵们除了吃饭、睡觉、训练、杂务之外,就算有娱乐休闲调节气氛缓解压力也应该集体在军官的指挥下进行,而不应该有放任自由的时间。所有的训练过程也都应该在军官们的全程监督之下。在吃饭和睡觉乃至杂物当中还要无时无刻的养成规整、迅速、紧张的细节要求。比如吃饭要快不能拖延,限定一炷香的时间。吃睡不能言语,被子和床铺都要叠的相当平整,军容衣衫一定要整齐,集结也一定要迅速。只要不是遇到倾盆暴雨或者让人立起来都很难的大风。不论多么热或多么冷的天也要坚持出操。。。”
这些现代军队也不是哪支野战部队什么年代都能做到,只有少数主力全训野战部队才能保证的要求听起来似乎没什么,可让黄得功,周遇吉等有过古时候军旅经验的人听起来,简直令人乍舌。当年戚少保那本《练兵实纪》就让人觉得似乎根本脱离很多情况下的实际条件了。而《练兵实纪》虽然很多事情规定的都很细,可也没有严苛到如此的程度。
思考了许久之后,在军中的日子比周遇吉长一些,也有更多经验的黄得功仍然没有太大顾忌的率先叹道:“这种对军队的要求,臣在辽东边军之中也从未听说过。这种违反人之常情的要求,要是一月两月一年半载或许还能凑合。如果是少年人还有严格的管束,几年也不无可能。然而即便是少年从军,也终究会在营伍中长大的。臣不信绝大多数人能够连续五年甚至十年接受这样的生活,也许少数人可以。但多数人就是精挑细选也一定不行。这样严苛的要求是一定无法长期维持的下去的。。。”
对于这一点儿,萧轩仔细思考过近现代军事制度,心中也早有自己的所悟,就笑道:“朕可以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自古无不亡之朝。呵呵,当然也无不死之人。天地之间的道理,流水而不腐,繁衍更新才能永恒。朕觉得除了极少数十分优秀的人才,大多数人在一个职位上超过三年就会成为老油条,懂得很多‘潜规则’对待事业的态度也会消极起来。因此自从两宋开始朝廷就实行流官制。军人当然也是如此。朕知道:那种严苛到要求生活一切的军营生活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五年以上必有松动,维持十年几无可能。然而在严格的训练之下朕相信,少则一年多则两年之内他们就能成为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就成为优秀的战士,在短短数年的军旅生涯中他们只要能够杀伤足够的敌人,承担足够的战争损耗就可以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们的军队每年能够补充轮换五分之一的军人,建奴或者敌人的军队,只算青壮战兵,每年只能补充轮换整个军队人数十五分之一的兵。如果军队的战力相差不远,我军承受消耗性作战的能力就相当于三之敌,两营一万人就可以相当于建奴三万精兵,一万五千到两万披甲。如果朕亲自掌握的军力就有这样的水平,那很多大事都可定了。因为朕毕竟是个君主而不是一名将军。。。”
听到萧轩这样说,不仅仅是黄得功,周遇吉乃至卢九德、刘元斌、孙应元也似乎多有些感悟。。。
针对黄得功等人之前的一些疑问,萧轩接着说道:“当然,这样严苛的要求在这有所制衡的京城并且还是成军早期,少年人为主或许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如果军官的比例不够,管人的人比例不够,仍然会有哗变、上下对抗与矛盾的引诱。凡事都应该从最坏的角度考虑。伍之上的十人队小队长开始朕觉得就必须有脱离士兵地位,形同于把总军官的地位和权力了。整个队伍的小队长及以上至少占军队五分之一左右的军官乃至士官相互之间应该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更严格的管理好队伍。如果一支队伍,比如一个小队或者都队出了事。临近有足够的士官和军官们都可以敢来支持,士兵们得到更多人的管制压力,也就会消除潜在闹事的风险。这一点儿应该是最为要紧的,也是束伍之法的关键。以往寻常军队之所以不能以最为严苛的标准落实军纪,就在于只靠将领亲兵还有百中无二的军官来管理军营,士兵寻常训练都没有人看管引导,这当然是不行。”
这样的话,对于在军营中,尤其是纪律不那么严苛的此时边军中有一定经历的周遇吉及黄得功等人来说,当然算的上是如雷贯耳,看待萧轩的目光也与之前似乎有了少许出入差别。
萧轩在这之后接着补充道:“朕听说在西域更西之地的一些以武立国的国度中,同样是选择十三四岁左右的少年开始练武,也不能太早。如果太早练武,尤其是在力量与肌肉都还没有开始发育的时候,同样会事倍而功半,队伍中会有大量不堪战的人。十四五岁当然并非训练和快速形成战斗力的理想年纪,只是现在的农村或者城镇下层不可能如同书院学生们那样十八岁才离开师长的襁褓具备社会意识,是实际条件下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我军的战斗力更依靠火器、肉搏、或者射准方向的弓箭为主。对于强弓硬弩的需求还是不大,如果有需求,朕应该也有法子在训练代价不太大的情况下让孩子们开起硬弩,因此力不够太大还算不上是太过致命的弱点。。。”
如此之外,萧轩又将了这些日子以来营伍之中轮流讲话、安插十人团之类的惊讶之谈,更是让有过军旅生涯的周遇吉,黄得功、孙应元等人感觉到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