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小说网 > 南明大丈夫 > 第267章 野望

第267章 野望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天翼小说网 www.ty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郾城临时的节堂内,高义欢同陈名夏对坐在一起。

    这时高义欢屏退左右,待亲卫离开,将门带上,遂即开始打量眼前之人。

    他只见陈名夏不到四十岁,长得白白净净,相貌俊朗,额下几缕长须,脸上颇有几份读书人的傲气。

    这也不怪,探花郎,天下第三,能不傲气么?

    高义欢坐定后,陈名夏看了他一阵,忽然开口道:“请恕在下冒昧,有一事欲问将军,不知可否?”

    高义欢笑了笑,抬了抬手,“先生但说无妨。”

    “不知将军之志,在中州?”陈名夏故意顿了顿,目光注视着高义欢,想观察他的表情,“或在天下乎?”

    高义欢眼睛一眯,心脏如被小鹿撞了一下,不禁暗道,“这话有点刺激!”

    读书人高义欢也见了不少,敢这么说的人,还是头一次遇见,高义欢心头直跳,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在中州如何?在天下又如何?”高义欢不动声色,配合着他。

    陈名夏,“中州虽好,却是四战之地。将军之志只在中州,那不过称一时之雄,难成大事。如张绣、王世充之辈,难免为他人做嫁衣,自身性命堪忧不说,还要连累部署。在下便也就不叨扰将军,告辞远去了。”

    高义欢脸上抽搐一下,没想到陈名夏说话这么直接,他眯眼道,“在天下呢?”

    陈名夏笑道:“当今天下大乱,明失其鹿,李自成、张献忠、东虏皆欲夺鼎。此三者,实力皆远胜将军,将军何以谋天下?”

    虽说只是几句话,高义欢便觉得这个陈名夏很有意思,很对他的胃口,不给他谈什么忠君的一套,不玩虚的,问的都是很实在的问题,也是高义欢夜里思考过的问题。

    中州四战之地,确实不好破局,弄不好就要被困死在河南。

    这个问题,他的属下们都有所担忧,却没有人帮着他来解决,都是高义欢想说辞,想策略来安抚部署。

    今天有个人和他讨论这个话题,高义欢还是很感兴趣,希望能有所收获。

    一时间,高义欢坐直了身子,正色道:“强弱并非定势,并非不可逆转。高某所持者有五,其一忧天下之心,其二,治下民心归附,其三,赏罚分明,将士敢战,其四唯才是举,其五,善于纳谏!有此五点,可争天下么?”

    陈名夏有些意外的看着高义欢,忽然笑道:“这只是能说明将军有这个基础,然而将军却未有谋天下之策。”

    高义欢心头发笑,忽然站起身来,对陈名夏一作揖,“这自然要请先生教我,我最善纳言了!”

    陈名夏到没见过这么不谦虚的人,不过高义欢已经引起了他的兴趣。

    作为探花郎,陈名夏内心自然有一份政治野心,他要投靠谁,并不是草率的决定。首先当看一看投靠的势力有没有潜力,如果注定要灭亡,或者被人兼并,那何必投靠?

    陈名夏从北京南下,本欲投靠南明朝廷,不过南明朝廷却将他打入顺案,让他无法回到江南,只能滞留于江北。

    这时他正好遇见帮高义欢招募人才的梁以樟,觉得这个高义欢很有远略,所以决定来河南看一看。

    为了留住招募到的人才,梁以樟先带着他们,从鹿邑到汝宁,一路看见不少新奇之物,也看见一片片的良田,仿佛世外桃源。

    不少南下的官员,只转了一圈,就决定留下,不过他到了汝宁后,打听了一些豫南在军政方面的策略后,才有些动心,决定见高义欢一面。

    今天他同高义欢一谈,便已经决定留下来。

    这时他见高义欢一揖,忙站起来,回了一礼,“愿为将军效劳。”

    “哈哈哈~”两人直起身来,不禁相视大笑。

    “先生请坐!”高义欢笑了一阵,从新落座,然后问道:“还请先生解惑!”

    陈名夏道:“自甲申国变以来,东虏入关,天下局势大变。李自成克京师,亡大明,却为东虏所败。今东虏已掩有辽、燕、齐、晋之地,劲旅二十万,天下未有敌手。与将军争天下者非南明,必东虏也。”

    “南明掩有江东、两淮、楚粤之地,版图虽广阔,看似强大,但积弊难改,实为案上瓷器,一碰必碎。如无东虏,将军可图之,然东虏在北,虎视眈眈,将军如与南明相争,则南明亡,将军亦亡。将军与明,实为相互依存也。”

    高义欢点了点头,这与他的想法暗合,“虏兵强,我难以争锋,南明又不可图,那如何解坐困中州之局。”

    陈名夏道:“东虏势大,自辽事起,大明钱粮、劲旅,俱毁于辽事。东虏于关外时,大明集天下之力,尚难敌,今东虏入关,已据辽、燕、齐、晋之地,而天下已然分崩离析,便更是难以抵挡。如东虏再入陕西、寇四川,则东虏将再无牵制,进退自如,可全力对付东南,将军与南明必然难挡。”

    如果清军占据关中和四川,那高义欢确实就被动了。

    从地理上来说,只有东南一隅,失去四川后,基本都是亡国,几乎没有例外。

    “那先生的意思是?”高义欢皱眉问道。

    陈名夏道:“李自成、张献忠之辈,缺少根基,难成大事,迟早为东虏所灭。关中八百里秦川,可为将军根基,不过如何去取,却要讲究时机。太早,让东虏渔翁得利,太迟,关中尽入东虏之手,难以复夺。现今东虏正急攻关中,在下以为将军当牵制东虏,让其与李自成消耗。及自成败,东虏元气亦大伤。彼时东虏若再入川,则将军可趁机杀入关中,然后灭入川之军,夺取四川,掩有强秦之势,则大事可期。”

    高义欢原本的想法,是先取蜀,后取关中,不过要是取蜀,等于和西军交火,西军并不比他弱,而清军还有可能攻击豫南,那他就被牵制住了。显然,他这个计划需要很多特定的条件。

    陈名夏的意思却是先取关中,他不禁皱眉思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