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天翼小说网 www.ty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原文】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诸恆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译文】
阐发了究竟无我的义理之后,才能见万法如一,见众生心如我心。
「须菩提!你认为如来有肉眼吗?」
须菩提答:「有的,佛陀,如来有肉眼。」
佛陀又问:「如来有天眼吗?」
「是的,佛陀!如来也有天眼。」
「须菩提!如来有慧眼吗?」
「是的,如来具有慧眼。」
「如来有没有法眼?」
「是的,如来具有法眼。」
「须菩提!如来具有遍照一切十界的佛眼吗?」
「是的,佛陀!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你认为,恆河中的所有沙粒,如来说是不是沙?」
「是的,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如果一沙一世界,那么像一条恆河沙那么多的恆河,这河中每一粒沙都代表一个佛世界的话,如此,佛世界算不算多?」
「很多的,佛陀!」
佛陀又问:「须菩提!如你刚才所说,佛眼可摄一切眼,一沙可摄一切沙,在诸佛世界中的一切众生,所有种种不同的心,佛也是完全知晓的。为什么呢?因为众生的心源与佛如一,譬如水流歧脉,源头是一,心性同源,众生心即是佛心,所以,如来能悉知众生心性。但是,众生往还六道,随业逐流,遗失了本心,反被六尘的妄想心所蒙蔽,生出种种虚妄心念,这种种心皆不是真实不变的心性,只是一时假名为心而已。这过去之心、现在之心、未来之心,无非皆由六尘缘影而生,念念相续,事过则灭,这种种无常虚妄之心,是不可得的。
【注释】
*所谓「一体同观」者,即是「万法归一,更无异观」之意也。故能以一眼摄五眼,一沙摄恆河沙,一世界摄多世界,一心摄众生心。众生与佛,本来无异。众生本有佛性,与佛原来无二无别,只是众生随业迁流,忘失了本体。而佛不为业转,了悟真心。佛知众生为同体,因同体而起灭度无量众生之大悲也。
肉眼:
五眼之一。所谓五眼,即(一)肉眼:世人所具的眼根,受种种障碍而不通达;(二)天眼:天人所具的眼根,人中修禅定可得之。虽内外、昼夜皆能得见,但仍有理障;(三)慧眼:为二乘圣贤照见平等法界空无相的智慧,但因所知障故,有智无悲,虽胜天眼,犹不及法眼能悲智并用;(四)法眼:是菩萨为适应机缘,度化众生故,照见一切世出世法,差别诸相,以及众生心数,前因后果,如幻缘起的智慧;(五)佛眼:佛陀照了诸法实相,圆具前四眼,而超胜四眼者。
*此答正显示如来不异凡夫,生佛平等,如来虽具五眼,亦不离众生肉眼。
*以上这五眼的五问五答,皆是要表明平等真实相本体,在圣不增,处凡不减,所谓「溪山虽别,风月是同」,不仅佛佛道同,亦且在凡同凡,在天同天,在圣同圣,在菩萨同菩萨。所以虽在凡夫,亦可五眼具备,只是凡夫有所知障,各以己见为是,便不能彻见一切,侷促于一偏之见。
五眼并不是说一个人长五个睛来看东西,而是同一个眼睛,就他所能看见的意义来说,有这五种不同的境界。傅大士偈云:「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法眼唯观俗,慧眼直缘空,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圆明法界内,无处不含容。」
*佛陀所证悟的法界真如,等同虚空,既无分别心识,则彼此一如,人我同等,众生皆是其心内之众生,当然皆能悉知。无分别心,就好像一面大圆镜,物来即映,了无遮碍,洞然明白。
【原文】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诸恆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译文】
阐发了究竟无我的义理之后,才能见万法如一,见众生心如我心。
「须菩提!你认为如来有肉眼吗?」
须菩提答:「有的,佛陀,如来有肉眼。」
佛陀又问:「如来有天眼吗?」
「是的,佛陀!如来也有天眼。」
「须菩提!如来有慧眼吗?」
「是的,如来具有慧眼。」
「如来有没有法眼?」
「是的,如来具有法眼。」
「须菩提!如来具有遍照一切十界的佛眼吗?」
「是的,佛陀!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你认为,恆河中的所有沙粒,如来说是不是沙?」
「是的,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如果一沙一世界,那么像一条恆河沙那么多的恆河,这河中每一粒沙都代表一个佛世界的话,如此,佛世界算不算多?」
「很多的,佛陀!」
佛陀又问:「须菩提!如你刚才所说,佛眼可摄一切眼,一沙可摄一切沙,在诸佛世界中的一切众生,所有种种不同的心,佛也是完全知晓的。为什么呢?因为众生的心源与佛如一,譬如水流歧脉,源头是一,心性同源,众生心即是佛心,所以,如来能悉知众生心性。但是,众生往还六道,随业逐流,遗失了本心,反被六尘的妄想心所蒙蔽,生出种种虚妄心念,这种种心皆不是真实不变的心性,只是一时假名为心而已。这过去之心、现在之心、未来之心,无非皆由六尘缘影而生,念念相续,事过则灭,这种种无常虚妄之心,是不可得的。
【注释】
*所谓「一体同观」者,即是「万法归一,更无异观」之意也。故能以一眼摄五眼,一沙摄恆河沙,一世界摄多世界,一心摄众生心。众生与佛,本来无异。众生本有佛性,与佛原来无二无别,只是众生随业迁流,忘失了本体。而佛不为业转,了悟真心。佛知众生为同体,因同体而起灭度无量众生之大悲也。
肉眼:
五眼之一。所谓五眼,即(一)肉眼:世人所具的眼根,受种种障碍而不通达;(二)天眼:天人所具的眼根,人中修禅定可得之。虽内外、昼夜皆能得见,但仍有理障;(三)慧眼:为二乘圣贤照见平等法界空无相的智慧,但因所知障故,有智无悲,虽胜天眼,犹不及法眼能悲智并用;(四)法眼:是菩萨为适应机缘,度化众生故,照见一切世出世法,差别诸相,以及众生心数,前因后果,如幻缘起的智慧;(五)佛眼:佛陀照了诸法实相,圆具前四眼,而超胜四眼者。
*此答正显示如来不异凡夫,生佛平等,如来虽具五眼,亦不离众生肉眼。
*以上这五眼的五问五答,皆是要表明平等真实相本体,在圣不增,处凡不减,所谓「溪山虽别,风月是同」,不仅佛佛道同,亦且在凡同凡,在天同天,在圣同圣,在菩萨同菩萨。所以虽在凡夫,亦可五眼具备,只是凡夫有所知障,各以己见为是,便不能彻见一切,侷促于一偏之见。
五眼并不是说一个人长五个睛来看东西,而是同一个眼睛,就他所能看见的意义来说,有这五种不同的境界。傅大士偈云:「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法眼唯观俗,慧眼直缘空,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圆明法界内,无处不含容。」
*佛陀所证悟的法界真如,等同虚空,既无分别心识,则彼此一如,人我同等,众生皆是其心内之众生,当然皆能悉知。无分别心,就好像一面大圆镜,物来即映,了无遮碍,洞然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