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归属感、民心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神级影视大穿越、汉化大师、逆行诸天万界、我一个人砍翻末世、蜀山道主、我的分身帝国、从同福开始、无耻术士
一秒记住【天翼小说网 www.ty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灵府确实是个神人。
他给叶星魂留下一个大机缘。
大定府西郊,有一座罗家庄。
罗家庄里有位名士,名叫罗寓。
罗寓本姓杨,一岁时丧父,其母改嫁,嫁给了大定同知罗性,因此杨寓改姓罗。
后来,罗家祭祖,年幼的杨寓自做土像祭祀杨氏祖先,被罗性发现。
对他的志气大为赞扬,便恢复了杨寓宗姓。并把自己一身本事,倾囊相授。
后来辽人南下,罗性不幸战死沙场,杨寓就陪着老母亲,一直生活在罗家庄。
并在罗家庄里面办了一个私塾,一遍侍奉老母亲,一遍教学。
辽人占领大定府之后,三顾罗家庄请杨寓出现,都被杨寓拒绝了。
在罗家庄的私塾,也只教中原文化,不教一切和辽国有关的东西。
中京太守几次要砍了杨寓,都被耶律宗元给制止了。
没办法,杨寓在大定府的声望极高,一呼百应,想要稳定大定府局面,就要对杨寓以礼相待。
多年来,罗家庄就好像是一处世外桃源,更像是武朝的一块儿飞地。
叶星魂来了两次,杨寓都没见他。
李贞就觉得杨寓是个沽名钓誉之辈,险些拆了杨寓的私塾。
叶星魂对此仅仅一笑,效仿刘玄德,第三次登门。
恰逢杨寓正在授学,叶星魂就站在窗外,足足听了一节课。
杨寓的整堂课立马,强调的都是骨气和脊梁。
只要骨气还在,脊梁没弯,北伐就不会止步于长城。
学生们下课,一一离开私塾,叶星魂在学生都离开之后,走了进去。
对着杨寓一躬身,“镇北王世子叶星魂,见过杨先生。”
杨寓起身还礼,“小王爷,没必要自降身份。”
“本王会继承先父遗志,继续北伐。”
“小王爷,大定府和上京,只隔着一条临潢河,你守得住?”
“守的住要守,守不住……”
叶星魂坐在杨寓对面,“守不住,就进攻!纵使战死,也要战死在冲锋的路上!”
“倒有镇北王的气魄。”
杨寓深吸了一口气,“小王爷,非杨某不识抬举,而是忠孝不能两全,还望小王爷见谅。”
“杨先生,这话是什么意思?”
“陈庆之围困中京,耶律宗元北上退回上京,带走了家母,留在上京作为人质。如果杨某为官,家母性命堪忧,还望小王爷理解。”
“杨先生,你为何不跟着北上?”
“想跟着北上了,但被李灵府拦了下来。”
“你母之事,包在本王身上。
杨先生既然暂时不能为官,本王也不强求。不知道杨先生可否去官学任教?”
经过了一番详细的商谈,杨寓发现叶星魂是个奇才,不弱于叶擎天的奇才。
于是,便答应了去官学任教,出任官学院的院士。
虽然不能为官,但出谋划策还是很轻松的。
杨寓告诉叶星魂,刺史府衙门里面很多人才,重要的看叶星魂怎么去利用。
还强调,镇守大定府,真正需要的步卒很少,想要为北伐做准备,那就要大力发展水师。
大定府水系发达,沿着河流走,几乎能抵达辽国任何一城。这也是辽人每次南下,兵力集结快速的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叶星魂心中一直都有的心结也被解开了。
他一直都纠结,辽人撤回上京,为何大定府的官员和百姓都没走,似乎辽人来了、汉人来了,对他们什么都不影响一样。
长城以北一共有十二府,汉人统治的时候,鼓励通婚;辽人南下赶走了汉人,依旧鼓励通婚。
以至于,很多人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算辽人还是算汉人。
时间久了,不管是对辽还是对汉,归属感也就没有了。
城墙上这些年不断的换各种大旗,无非就是占领了、统治了、被推翻了;再占领、再统治、再被推翻……
高层的一切都在变,但中层以下一直都没变。
久而久之,大定府的百姓们早都看开了,把自己比做成长工,把统治者比喻成不断更换的地主老财。
不管谁来了,对他们好的,他们就多出一点力,谁对他们不好,他们就浑水摸摸鱼,得过且过混日子。
叶星魂懂了,大定府基本上和南宋的时候,山东地界儿差不多。
唯一不同的就是武朝没有那个姓辛的狠人罢了。
说白了,就是民心,有了民心才有归属感,让他们在骨子里认为,自己是汉人,而不是没人要的孤儿。
明白这一切之后,叶星魂立刻把大定府的书院,命名为自强书院。
杨寓第二天,就走马上任,并把罗家庄的孩子,也全都带到了自强书院。
叶星魂也正式开始了大定府的具体规划。
大定府共有十二县,但掌握在他手里的仅仅有六县之地。
分别是大定县、长兴县、富庶县、劝农县、文定县、升平县。
归化县、神水县、金源县、青山等县,因为在临潢河以北,依旧被上京掌控。
朝廷的官员,陆陆续续的全都派来了,在刺史府点卯之后,走马上任。
叶星魂发现了一个二叔叶擎玄很会玩儿,委派的这些文官里面,最多的还是越王党。
但奇怪的是,越王党羽北上,任职的都是县令、县丞、佐使、曹司等文官,对于武政一点都不干预,一个人手都没安插。
对此,叶星魂倒是也没说什么,只要这群人办实事儿、办人事儿,不给他添堵就行了。
大定府本身就是按照武朝城池规划的,叶星魂没没做什么调整,想起来杨寓的话,叶星魂去了漕运衙门。
漕运衙门和刺史府衙仅一墙之隔。
院子十分整洁干净。值房内,小火炉烧的十分旺盛。一名小吏,正在火炉里面添加蜂窝煤。
叶星魂看见之后满意的点点头,入冬之后,为了捞钱,叶星魂首先想到的就是火炉和蜂窝煤。
再加上魏正伦家的矿脉就在顺天府,来往运输也十分方便。
现在,李铁柱和宋老三正在北上的路上,叶承乾为了支持孙子的大事业,还给配备了百名工匠。
小王爷来了,漕运衙门的值房内一片沸腾。
漕运衙门原本的最高行政长官就是折冲都尉,折冲都尉基本都在军营,因此衙门里只设有书吏十二人。
和书吏们闲聊了一会儿,叶星魂的目光放在了罗叔桓的身上。
李灵府确实是个神人。
他给叶星魂留下一个大机缘。
大定府西郊,有一座罗家庄。
罗家庄里有位名士,名叫罗寓。
罗寓本姓杨,一岁时丧父,其母改嫁,嫁给了大定同知罗性,因此杨寓改姓罗。
后来,罗家祭祖,年幼的杨寓自做土像祭祀杨氏祖先,被罗性发现。
对他的志气大为赞扬,便恢复了杨寓宗姓。并把自己一身本事,倾囊相授。
后来辽人南下,罗性不幸战死沙场,杨寓就陪着老母亲,一直生活在罗家庄。
并在罗家庄里面办了一个私塾,一遍侍奉老母亲,一遍教学。
辽人占领大定府之后,三顾罗家庄请杨寓出现,都被杨寓拒绝了。
在罗家庄的私塾,也只教中原文化,不教一切和辽国有关的东西。
中京太守几次要砍了杨寓,都被耶律宗元给制止了。
没办法,杨寓在大定府的声望极高,一呼百应,想要稳定大定府局面,就要对杨寓以礼相待。
多年来,罗家庄就好像是一处世外桃源,更像是武朝的一块儿飞地。
叶星魂来了两次,杨寓都没见他。
李贞就觉得杨寓是个沽名钓誉之辈,险些拆了杨寓的私塾。
叶星魂对此仅仅一笑,效仿刘玄德,第三次登门。
恰逢杨寓正在授学,叶星魂就站在窗外,足足听了一节课。
杨寓的整堂课立马,强调的都是骨气和脊梁。
只要骨气还在,脊梁没弯,北伐就不会止步于长城。
学生们下课,一一离开私塾,叶星魂在学生都离开之后,走了进去。
对着杨寓一躬身,“镇北王世子叶星魂,见过杨先生。”
杨寓起身还礼,“小王爷,没必要自降身份。”
“本王会继承先父遗志,继续北伐。”
“小王爷,大定府和上京,只隔着一条临潢河,你守得住?”
“守的住要守,守不住……”
叶星魂坐在杨寓对面,“守不住,就进攻!纵使战死,也要战死在冲锋的路上!”
“倒有镇北王的气魄。”
杨寓深吸了一口气,“小王爷,非杨某不识抬举,而是忠孝不能两全,还望小王爷见谅。”
“杨先生,这话是什么意思?”
“陈庆之围困中京,耶律宗元北上退回上京,带走了家母,留在上京作为人质。如果杨某为官,家母性命堪忧,还望小王爷理解。”
“杨先生,你为何不跟着北上?”
“想跟着北上了,但被李灵府拦了下来。”
“你母之事,包在本王身上。
杨先生既然暂时不能为官,本王也不强求。不知道杨先生可否去官学任教?”
经过了一番详细的商谈,杨寓发现叶星魂是个奇才,不弱于叶擎天的奇才。
于是,便答应了去官学任教,出任官学院的院士。
虽然不能为官,但出谋划策还是很轻松的。
杨寓告诉叶星魂,刺史府衙门里面很多人才,重要的看叶星魂怎么去利用。
还强调,镇守大定府,真正需要的步卒很少,想要为北伐做准备,那就要大力发展水师。
大定府水系发达,沿着河流走,几乎能抵达辽国任何一城。这也是辽人每次南下,兵力集结快速的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叶星魂心中一直都有的心结也被解开了。
他一直都纠结,辽人撤回上京,为何大定府的官员和百姓都没走,似乎辽人来了、汉人来了,对他们什么都不影响一样。
长城以北一共有十二府,汉人统治的时候,鼓励通婚;辽人南下赶走了汉人,依旧鼓励通婚。
以至于,很多人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算辽人还是算汉人。
时间久了,不管是对辽还是对汉,归属感也就没有了。
城墙上这些年不断的换各种大旗,无非就是占领了、统治了、被推翻了;再占领、再统治、再被推翻……
高层的一切都在变,但中层以下一直都没变。
久而久之,大定府的百姓们早都看开了,把自己比做成长工,把统治者比喻成不断更换的地主老财。
不管谁来了,对他们好的,他们就多出一点力,谁对他们不好,他们就浑水摸摸鱼,得过且过混日子。
叶星魂懂了,大定府基本上和南宋的时候,山东地界儿差不多。
唯一不同的就是武朝没有那个姓辛的狠人罢了。
说白了,就是民心,有了民心才有归属感,让他们在骨子里认为,自己是汉人,而不是没人要的孤儿。
明白这一切之后,叶星魂立刻把大定府的书院,命名为自强书院。
杨寓第二天,就走马上任,并把罗家庄的孩子,也全都带到了自强书院。
叶星魂也正式开始了大定府的具体规划。
大定府共有十二县,但掌握在他手里的仅仅有六县之地。
分别是大定县、长兴县、富庶县、劝农县、文定县、升平县。
归化县、神水县、金源县、青山等县,因为在临潢河以北,依旧被上京掌控。
朝廷的官员,陆陆续续的全都派来了,在刺史府点卯之后,走马上任。
叶星魂发现了一个二叔叶擎玄很会玩儿,委派的这些文官里面,最多的还是越王党。
但奇怪的是,越王党羽北上,任职的都是县令、县丞、佐使、曹司等文官,对于武政一点都不干预,一个人手都没安插。
对此,叶星魂倒是也没说什么,只要这群人办实事儿、办人事儿,不给他添堵就行了。
大定府本身就是按照武朝城池规划的,叶星魂没没做什么调整,想起来杨寓的话,叶星魂去了漕运衙门。
漕运衙门和刺史府衙仅一墙之隔。
院子十分整洁干净。值房内,小火炉烧的十分旺盛。一名小吏,正在火炉里面添加蜂窝煤。
叶星魂看见之后满意的点点头,入冬之后,为了捞钱,叶星魂首先想到的就是火炉和蜂窝煤。
再加上魏正伦家的矿脉就在顺天府,来往运输也十分方便。
现在,李铁柱和宋老三正在北上的路上,叶承乾为了支持孙子的大事业,还给配备了百名工匠。
小王爷来了,漕运衙门的值房内一片沸腾。
漕运衙门原本的最高行政长官就是折冲都尉,折冲都尉基本都在军营,因此衙门里只设有书吏十二人。
和书吏们闲聊了一会儿,叶星魂的目光放在了罗叔桓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