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万恶之源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天翼小说网 www.ty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十一月下旬,长安已降下第一场雪,未央宫东侧玄武门披上了一层银铠,阙上浮雕真成了”苍龙“。横门大街上人人都裹得跟熊一样,倒是尚冠里内的积雪老早就被扫得一干二净——比宫里还干净。
毕竟是长安第一里,住着好多个高官副国级,物业水平天下第一。
“皇曾孙来了,西安侯已温好了酒。”
西安侯府门前,夏丁卯伸手接过刘病已厚厚的皮裘,邀请刘病已进来。
夏翁倒是挺喜欢这个年轻的小后生,虽然顶着宗室的名号,但言谈举止却与穷里陋巷中的邻家青年无二,没有皇亲的臭毛病,对他这老仆彬彬有礼,可比那出入尚冠里都十分傲慢的霍家兄弟强多了。
“又来叨扰夏翁了,我是来还书的。”
刘病已怀里抱着沉重的一摞竹简,从上个月起,长安士人圈子里便流传着一些历史小故事,什么《将相和》《触龙说赵太后》《鸿门宴》,篇幅不长,却文笔绝妙,脍炙人口。
毕竟是两千年后还能进语文课本的名篇啊,生命力超越了时代的好东西。
只是来源未知,有人说这是贾谊遗作,也有说是淮南隐语,还有说是太史公书,每四五天就新流出一篇,惹得众人竞相传抄,一时间长安简贵。
但刘病已却知道,这确实是《太史公书》,正本藏在御史大夫杨敞家中,而住在其隔壁的西安侯任弘借阅后,使雇来的文士抄录有趣的故事,遂公布之。
所以刘病已近水楼台先得月,常能先长安士人一步看到它们。
他最喜欢的是两则故事,一为《信陵君窃符救赵》,刘病已看完了战国四君子的生平,不齿孟尝而看低平原,厌恶春申君晚年所为,倒是十分钟情于魏公子无忌。为他的礼贤下士而折服,见救赵挥金锤而激动,邯郸之战折强秦,威震天下,又哀伤公子晚年不被魏王所用,伤于酒色而死。
魏公子,这大概是所有任侠好义年轻人理想的样子吧。
刘病已听说高皇帝也很崇拜信陵君,楚汉交锋时每次经过大梁,都会祭拜信陵君,还特批了五户人家守护信陵君的坟墓,让他们四时祭祀。
而刘病已同样钟情的另一篇故事,叫《赵氏孤儿》,取自太史公在赵世家中演绎的故事,虽有些小说家言,却格外让刘病已感动。
晋卿赵氏为奸臣屠岸贾陷害,惨遭灭族之祸,史称“下宫之难”。赵氏的遗腹子赵武,在门客公孙杵臼和程婴的保护下幸免于难,并依靠韩厥等故人帮助,复兴了赵氏,为家族洗刷了冤屈。
这段故事,让刘病已深夜里看得不由落泪,兴许是想起了少时的种种。
“巫蛊之祸好比下宫之难,而我好似那赵氏孤儿啊!”
掖庭令张贺,犹如保护了赵武的程婴、公孙杵臼,只是那帮助赵氏孤儿复兴家族的“韩厥”,至今仍不见踪影。
这是他心中的两个梦想,向往豪放任侠的生活,希望成为一个英雄,又隐隐期望,能恢复身份和家族名誉,至少,要将再问曾祖母卫皇后那可怜的棺椁小坟,重葬得体面些吧。
只是今上富于春秋,刘病已这皇曾孙的身份比赵氏孤儿还敏感,奸臣“屠岸贾”虽死,但巫蛊翻案却遥遥无期。
西安侯任弘家也曾被巫蛊案牵连,他少时亦在牢狱中被囚禁过一段时间,这共同的经历,或许便是刘病已愿意亲近的原因之一。作为被禁锢三代的罪吏子孙,能立下大功封侯扬名,这是刘病已艳羡却又无法做到的事。
虽然西安侯说不必还书,但刘病已还是每逢休沐日便登门拜访,一还一借,就多了两次交情。更何况,任家那细如丝的汤饼,热腾腾的羊肉汤,不需要太多佐料,撒一把葱花香气扑鼻,刘病已尝过一次便难以忘怀,这好东西在出了西安侯府,任何地方都吃不到。
而且他觉得在西安侯府吏,能学到一些比斗鸡走马更新鲜的事物,书本上,诗书中没有的知识。
“皇曾孙快进来饮口热汤。”
走到厅堂时,西安侯已听闻他来了,到门口相迎。
虽然刘病已现在是白身,但西安侯坚持以平礼待之,甚至让刘病已称呼他的字,这份礼遇十分难得,要知道,同住尚冠里的诸位君侯遇到自己,一向是随便点个头,富平侯张安世甚至会故意避着走。
堂外是三双鞋履,厅堂中已坐着两个人,都是西安侯的好友。
其一为隔壁的御史大夫之子杨恽,其二为太仆手下的未央厩令张敞,一个恃才傲物嘴里不留情,一个风趣幽默与人和善。
不过这两位好友,此刻正针锋相对……不不,张敞本来是随口一提懒得计较的,是杨恽抓住他那句话不放,非要逼着张敞与之辩驳。
任弘没管他们,只邀着刘病已坐下,为他盛了暖身的热汤。
“杨、张二君今日在争什么?”刘病已看着咄咄逼人的杨恽,他与张敞很聊得来,却不太喜欢此人。
任弘笑道:“他们在辩,昔日秦始皇帝,究竟有没有焚书坑儒。”
……
“子幼,秦燔五经,坑杀儒士,五经之家所共闻也,我虽然学术不经,可好歹是《左传》传人,我岳翁时常说起,若无秦焚书,典籍就不必如此流散失闻,尚书等也不必到有汉之后,才由伏生口述,晁错大夫记录而成了。”
张敞性格一向随和,是被强势的杨恽逼到角落,才说出的这番话。
刘病已很赞同,插话道:“教我学诗的夫子是东海郡醇儒澓中翁,他也告诉我,秦焚《诗》、《书》,诛僇文学,百姓怨其法,天下畔之。”
焚书坑儒,这是如今上到五经博士,下到底层县乡儒生都在说的事,众口一辞,刘病已也受到了影响,但杨恽却偏不信。
“焚书有之,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故贾生曾言,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杨恽坚持外祖父的说法:“但坑儒绝无,若是有,陆贾、贾谊为何无一言提及,还有我外祖父的《太史公书》中为何没有记载?”
接下来,他开始引经据典,将发生在秦始皇三十五年,以侯生、卢生、韩众等为首的方士们,为秦始皇寻找仙人仙药不果,为逃避处罚,纷纷逃亡,引来秦始皇的怒气和追究,最终导致坑杀方术士数百人的因果徐徐道来。
“坑的是术士,是欺骗了秦始皇的方士们,即便有几个文学儒生,那也是误杀,少数而已。”
“那为何世人说得有鼻子有眼?”张敞也是被逼急了,反问道:“长安坊中有传闻,说秦始皇在骊山温谷挖坑种瓜,以冬季瓜熟的奇异景象为由,诱骗博士诸生集于骊山观看,共有贤儒七百被骗到这里,先被预先设置的机关伏弩射伤,七百多名儒生全部活埋。”
吃瓜群众任弘都听呆了,这么富有想象力的大胆故事,也亏他们编得出来。
杨恽闻言,顿时哈哈大笑:“这故事编得一点不高明。稍微有点头脑的人一眼便可以看出,秦律甚严,方士即便犯罪,也是交由御史廷尉审判后定罪被坑杀,俗儒为将其改成秦始皇预设圈套欺骗儒生,实在是诡巧,始皇帝刚暴自是,其有违己非今者,直自坑之,何必设诡?”
这点任弘是赞同的,汉朝对秦朝的反思是十分持久的,前期是总结历史教训:一个老大帝国为何会在短短十几年间土崩瓦解,究竟犯了何等错误,大汉如何才能规避重蹈秦之覆辙,代表就是贾谊的《过秦论》。
于是在这种思想引导下,秦废封建而汉复封建,分封诸侯王。
秦用法家而汉初以黄老治国,无为而无不为。
虽有矫枉过正之嫌,但至少这种思维让大汉顺利度过了危险期,经过休养生息,郡国恢复了繁荣。
不过从武帝朝开始,儒生们开始偏离了过秦之思,走上一条以黑秦为政治正确的路,比如董仲舒就曾言:“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
他将汉武时的社会问题也戴到不容许土地兼并的秦头上了,儒生否定秦的一切,将其视为万恶之源,因为秦政是周政的反面,而这种情形下,在覆灭秦朝时未能起到关键作用的儒生,开始为自己打造另一种形象:秦政的殉道者。
他们夸大了秦焚诗书的程度,编造的目的在于将儒家的经典抬举为圣经。又在坑方术的基础上编撰出坑儒的故事,目的在于将儒生们塑造为殉教的圣徒。
就像后世某位学者说得,汉代关于秦的一切叙述史料,运用的时候,要谨慎,因为主观性太强,真假难以分辨。
如此重复了上百年,当谎言成了真理,连贤良文学的敌人桑弘羊都以为焚书坑儒是真的,在盐铁之议里说出了这样的话:“故秦王燔去其术而不行,坑之渭中而不用。”
儒生自己当然也信了这些宣传,从而逢秦必反,一听见秦字就格外敏感。
这也是当贤良文学听任弘胡扯,说秦朝的残部在海西建立大秦国,穷兵黩武欲返回中原时,会表现得那么恐惧。
用心编造的谎话,已经成了所有儒生认定的信条,除仲尼之篇籍,自勒功业的秦与贤良文学,乃是天敌。
于是反过来却被任弘利用了。
张敞倒是忧心忡忡,劝诫杨恽道:“子幼所言有理,但你这说辞,能折服吾等,却折服不了天下人,折服儒士。但凡为秦说好话的,都会被群起而攻之,你此言在西安侯家说说还行,万万勿要出去乱言!”
黑秦是汉朝的政治正确,只有秦成为邪恶的根源,才能显示出大汉太祖高皇帝斩白蛇举义,三年覆秦的伟大。任何想为其翻案,为李斯、秦始皇说好话的人,比如桑弘羊,都会被现实狠狠教育。
任弘不是秦朝余孽,又存了打入儒经内部进行改造的心思,自然不会傻到逆潮流而行。
不过待杨恽、张敞辞别后,任弘却笑着问若有所思的刘病已:
“皇曾孙听完后觉得,秦政如何?”
十一月下旬,长安已降下第一场雪,未央宫东侧玄武门披上了一层银铠,阙上浮雕真成了”苍龙“。横门大街上人人都裹得跟熊一样,倒是尚冠里内的积雪老早就被扫得一干二净——比宫里还干净。
毕竟是长安第一里,住着好多个高官副国级,物业水平天下第一。
“皇曾孙来了,西安侯已温好了酒。”
西安侯府门前,夏丁卯伸手接过刘病已厚厚的皮裘,邀请刘病已进来。
夏翁倒是挺喜欢这个年轻的小后生,虽然顶着宗室的名号,但言谈举止却与穷里陋巷中的邻家青年无二,没有皇亲的臭毛病,对他这老仆彬彬有礼,可比那出入尚冠里都十分傲慢的霍家兄弟强多了。
“又来叨扰夏翁了,我是来还书的。”
刘病已怀里抱着沉重的一摞竹简,从上个月起,长安士人圈子里便流传着一些历史小故事,什么《将相和》《触龙说赵太后》《鸿门宴》,篇幅不长,却文笔绝妙,脍炙人口。
毕竟是两千年后还能进语文课本的名篇啊,生命力超越了时代的好东西。
只是来源未知,有人说这是贾谊遗作,也有说是淮南隐语,还有说是太史公书,每四五天就新流出一篇,惹得众人竞相传抄,一时间长安简贵。
但刘病已却知道,这确实是《太史公书》,正本藏在御史大夫杨敞家中,而住在其隔壁的西安侯任弘借阅后,使雇来的文士抄录有趣的故事,遂公布之。
所以刘病已近水楼台先得月,常能先长安士人一步看到它们。
他最喜欢的是两则故事,一为《信陵君窃符救赵》,刘病已看完了战国四君子的生平,不齿孟尝而看低平原,厌恶春申君晚年所为,倒是十分钟情于魏公子无忌。为他的礼贤下士而折服,见救赵挥金锤而激动,邯郸之战折强秦,威震天下,又哀伤公子晚年不被魏王所用,伤于酒色而死。
魏公子,这大概是所有任侠好义年轻人理想的样子吧。
刘病已听说高皇帝也很崇拜信陵君,楚汉交锋时每次经过大梁,都会祭拜信陵君,还特批了五户人家守护信陵君的坟墓,让他们四时祭祀。
而刘病已同样钟情的另一篇故事,叫《赵氏孤儿》,取自太史公在赵世家中演绎的故事,虽有些小说家言,却格外让刘病已感动。
晋卿赵氏为奸臣屠岸贾陷害,惨遭灭族之祸,史称“下宫之难”。赵氏的遗腹子赵武,在门客公孙杵臼和程婴的保护下幸免于难,并依靠韩厥等故人帮助,复兴了赵氏,为家族洗刷了冤屈。
这段故事,让刘病已深夜里看得不由落泪,兴许是想起了少时的种种。
“巫蛊之祸好比下宫之难,而我好似那赵氏孤儿啊!”
掖庭令张贺,犹如保护了赵武的程婴、公孙杵臼,只是那帮助赵氏孤儿复兴家族的“韩厥”,至今仍不见踪影。
这是他心中的两个梦想,向往豪放任侠的生活,希望成为一个英雄,又隐隐期望,能恢复身份和家族名誉,至少,要将再问曾祖母卫皇后那可怜的棺椁小坟,重葬得体面些吧。
只是今上富于春秋,刘病已这皇曾孙的身份比赵氏孤儿还敏感,奸臣“屠岸贾”虽死,但巫蛊翻案却遥遥无期。
西安侯任弘家也曾被巫蛊案牵连,他少时亦在牢狱中被囚禁过一段时间,这共同的经历,或许便是刘病已愿意亲近的原因之一。作为被禁锢三代的罪吏子孙,能立下大功封侯扬名,这是刘病已艳羡却又无法做到的事。
虽然西安侯说不必还书,但刘病已还是每逢休沐日便登门拜访,一还一借,就多了两次交情。更何况,任家那细如丝的汤饼,热腾腾的羊肉汤,不需要太多佐料,撒一把葱花香气扑鼻,刘病已尝过一次便难以忘怀,这好东西在出了西安侯府,任何地方都吃不到。
而且他觉得在西安侯府吏,能学到一些比斗鸡走马更新鲜的事物,书本上,诗书中没有的知识。
“皇曾孙快进来饮口热汤。”
走到厅堂时,西安侯已听闻他来了,到门口相迎。
虽然刘病已现在是白身,但西安侯坚持以平礼待之,甚至让刘病已称呼他的字,这份礼遇十分难得,要知道,同住尚冠里的诸位君侯遇到自己,一向是随便点个头,富平侯张安世甚至会故意避着走。
堂外是三双鞋履,厅堂中已坐着两个人,都是西安侯的好友。
其一为隔壁的御史大夫之子杨恽,其二为太仆手下的未央厩令张敞,一个恃才傲物嘴里不留情,一个风趣幽默与人和善。
不过这两位好友,此刻正针锋相对……不不,张敞本来是随口一提懒得计较的,是杨恽抓住他那句话不放,非要逼着张敞与之辩驳。
任弘没管他们,只邀着刘病已坐下,为他盛了暖身的热汤。
“杨、张二君今日在争什么?”刘病已看着咄咄逼人的杨恽,他与张敞很聊得来,却不太喜欢此人。
任弘笑道:“他们在辩,昔日秦始皇帝,究竟有没有焚书坑儒。”
……
“子幼,秦燔五经,坑杀儒士,五经之家所共闻也,我虽然学术不经,可好歹是《左传》传人,我岳翁时常说起,若无秦焚书,典籍就不必如此流散失闻,尚书等也不必到有汉之后,才由伏生口述,晁错大夫记录而成了。”
张敞性格一向随和,是被强势的杨恽逼到角落,才说出的这番话。
刘病已很赞同,插话道:“教我学诗的夫子是东海郡醇儒澓中翁,他也告诉我,秦焚《诗》、《书》,诛僇文学,百姓怨其法,天下畔之。”
焚书坑儒,这是如今上到五经博士,下到底层县乡儒生都在说的事,众口一辞,刘病已也受到了影响,但杨恽却偏不信。
“焚书有之,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故贾生曾言,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杨恽坚持外祖父的说法:“但坑儒绝无,若是有,陆贾、贾谊为何无一言提及,还有我外祖父的《太史公书》中为何没有记载?”
接下来,他开始引经据典,将发生在秦始皇三十五年,以侯生、卢生、韩众等为首的方士们,为秦始皇寻找仙人仙药不果,为逃避处罚,纷纷逃亡,引来秦始皇的怒气和追究,最终导致坑杀方术士数百人的因果徐徐道来。
“坑的是术士,是欺骗了秦始皇的方士们,即便有几个文学儒生,那也是误杀,少数而已。”
“那为何世人说得有鼻子有眼?”张敞也是被逼急了,反问道:“长安坊中有传闻,说秦始皇在骊山温谷挖坑种瓜,以冬季瓜熟的奇异景象为由,诱骗博士诸生集于骊山观看,共有贤儒七百被骗到这里,先被预先设置的机关伏弩射伤,七百多名儒生全部活埋。”
吃瓜群众任弘都听呆了,这么富有想象力的大胆故事,也亏他们编得出来。
杨恽闻言,顿时哈哈大笑:“这故事编得一点不高明。稍微有点头脑的人一眼便可以看出,秦律甚严,方士即便犯罪,也是交由御史廷尉审判后定罪被坑杀,俗儒为将其改成秦始皇预设圈套欺骗儒生,实在是诡巧,始皇帝刚暴自是,其有违己非今者,直自坑之,何必设诡?”
这点任弘是赞同的,汉朝对秦朝的反思是十分持久的,前期是总结历史教训:一个老大帝国为何会在短短十几年间土崩瓦解,究竟犯了何等错误,大汉如何才能规避重蹈秦之覆辙,代表就是贾谊的《过秦论》。
于是在这种思想引导下,秦废封建而汉复封建,分封诸侯王。
秦用法家而汉初以黄老治国,无为而无不为。
虽有矫枉过正之嫌,但至少这种思维让大汉顺利度过了危险期,经过休养生息,郡国恢复了繁荣。
不过从武帝朝开始,儒生们开始偏离了过秦之思,走上一条以黑秦为政治正确的路,比如董仲舒就曾言:“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
他将汉武时的社会问题也戴到不容许土地兼并的秦头上了,儒生否定秦的一切,将其视为万恶之源,因为秦政是周政的反面,而这种情形下,在覆灭秦朝时未能起到关键作用的儒生,开始为自己打造另一种形象:秦政的殉道者。
他们夸大了秦焚诗书的程度,编造的目的在于将儒家的经典抬举为圣经。又在坑方术的基础上编撰出坑儒的故事,目的在于将儒生们塑造为殉教的圣徒。
就像后世某位学者说得,汉代关于秦的一切叙述史料,运用的时候,要谨慎,因为主观性太强,真假难以分辨。
如此重复了上百年,当谎言成了真理,连贤良文学的敌人桑弘羊都以为焚书坑儒是真的,在盐铁之议里说出了这样的话:“故秦王燔去其术而不行,坑之渭中而不用。”
儒生自己当然也信了这些宣传,从而逢秦必反,一听见秦字就格外敏感。
这也是当贤良文学听任弘胡扯,说秦朝的残部在海西建立大秦国,穷兵黩武欲返回中原时,会表现得那么恐惧。
用心编造的谎话,已经成了所有儒生认定的信条,除仲尼之篇籍,自勒功业的秦与贤良文学,乃是天敌。
于是反过来却被任弘利用了。
张敞倒是忧心忡忡,劝诫杨恽道:“子幼所言有理,但你这说辞,能折服吾等,却折服不了天下人,折服儒士。但凡为秦说好话的,都会被群起而攻之,你此言在西安侯家说说还行,万万勿要出去乱言!”
黑秦是汉朝的政治正确,只有秦成为邪恶的根源,才能显示出大汉太祖高皇帝斩白蛇举义,三年覆秦的伟大。任何想为其翻案,为李斯、秦始皇说好话的人,比如桑弘羊,都会被现实狠狠教育。
任弘不是秦朝余孽,又存了打入儒经内部进行改造的心思,自然不会傻到逆潮流而行。
不过待杨恽、张敞辞别后,任弘却笑着问若有所思的刘病已:
“皇曾孙听完后觉得,秦政如何?”